一、審判監(jiān)督程序申訴對象是誰
依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申訴是對判決或者裁定不服,所以申訴的對象是已經發(fā)生效力的判決書或者裁定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二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
第二百五十三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jù)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jù)以定罪量刑的證據(jù)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jù)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二、申訴和上訴的區(qū)別
審判監(jiān)督程序中的申訴不同于上訴。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有:
1.對象不同。申訴的對象是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而上訴的對象是尚未發(fā)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
2.主體范圍不同。申訴的主體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上訴的主體是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經被告人同意的被告人的辯護人及近親屬。
3.受理的機關不同。受理申訴的機關既包括原審人民法院及其上級人民法院,也包括與上述各級人民法院對應的人民檢察院;而受理上訴的機關只能是原審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級人民法院。
4.期限不同。對于申訴,刑事訴訟法沒有規(guī)定期限,但《若干意見》規(guī)定了申訴的期限,一般為刑罰執(zhí)行完畢2年內,請參見下面有關申訴受理的內容;而對于上訴,法律規(guī)定了期限,即對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的期限分別是10日和5日。
5.后果不同。申訴只是提起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一種材料來源,不能停止生效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而上訴必然引起第二審程序,導致一審判決、裁定不能生效。
注意:(1)被害人沒有上訴權但有申訴權。(2)近親屬沒有獨立的上訴權,只能在被告人同意的情況下上訴;但近親屬卻有獨立的申訴權,近親屬進行申訴時無需被告人同意。
三、刑事申訴的特征
(一)刑事申訴的主體。依照刑事訴訟法第203條規(guī)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都享有申訴權,可作為申訴人。
(二)刑事申訴的客體。必須是人民法院審結并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或者是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從實體上終結案件程序的不起訴的決定。
(三)刑事申訴的理由。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申訴權人提出申訴必須認為申訴的客體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當然,申訴人提出的申訴,由于缺乏法律知識或者主觀偏見,實際上不一定具備事實上和法律上的條件。但是,只有在具備上述理由之一的情況下,就可以申請申訴。
(四)受理申訴的機關,是依法享有管轄權的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只有它們能依法進行審查并作出相應的決定。
(五)按刑事訴訟法第203條的規(guī)定,提出申訴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這說明它不發(fā)生訴訟上的拘束力,也不一定能引起再審程序。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此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申訴是對判決或者裁定不服,所以申訴的對象是已經發(fā)生效力的判決書或者裁定書。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有必要做雙認證嗎
2021-02-10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增資后注冊資本怎么算
2021-03-02國際商事仲裁協(xié)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監(jiān)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jiān)護人
2020-11-10非撫養(yǎng)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房屋產權辦理手續(xù)是怎樣的
2021-02-10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guī)范和認定
2021-02-15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怎么處理農村宅基地轉讓糾紛
2021-03-08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