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款合同是轉移所有權的合同
借款合同轉移標的物所有權還是處分權,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借款合同是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合同,另一種觀點認為不轉移所有權,所有權仍屬于出借人,借用人返還的只是借貸物的可替代物。實際上,借款,是一種消費借貸,出借人并不是依據所有權要求返還貨幣和利息,而是依據債權要求返還貨幣和利息。借款合同只能是轉移所有權的合同。
2.借款合同是諾成合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實踐合同
借款合同是諾成合同,在借、貸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合同成立、生效。由于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經常具有互助性質,多為無息借貸。所以《合同法》第210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也就是說,貸款人與借款人就借貸達成合意后合同成立,自提供借款時合同生效。這里的提供借款,不是合同的成立要件,而是合同的生效要件。對于實踐合同,負擔義務的一方實際上有反悔權,貸款人可以通過不交付借款,來行使反悔權。當借款人有不能償還債務的現實可能時,貸款人不必有不安抗辯權,其不提供借款即可保護自己。
3.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
借款合同分為有償合同(有息)和無償合同(無息)。這一般沒有爭論。但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在這個問題上,理論上的理解稍顯得混亂。有的專家認為借款合同是單務合同(這是從臺灣傳來的觀點),因此不能適用履行抗辯的規則。對于一個有償的借款合同來說,貸款方要支付交付款項,轉移標的物(貨幣)的所有權,這是義務。借款人除了還款是義務以外,支付利息,轉移利息(貨幣)的所有權更是應當毫無疑問的義務,因為支付利息是貸款人的對價。雙方的義務成對價關系是典型的雙務合同(參見第一章合同的分類)。對于無息借款合同來說,一方要提供貨幣,另一方要歸還貨幣。這還是雙務合同。但是,借款人歸還貸款的義務,不是對價,因此,無息借款合同是不真正雙務合同(不典型雙務合同)。借款合同也可以適用履行抗辯的規則。比如銀行在信用貸款(無擔保貸款)中,發現借款人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或者喪失了信用,可以行使《合同法》第68條規定的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收購義務
2021-01-07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工傷賠償可直接上訪嗎
2021-02-06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涉臺結婚提交的材料是什么
2020-11-18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