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付款買賣能否約定利息
案情回顧:因分期付款買賣價款引糾紛
2000年11月,A汽車交易公司與B出租車公司簽訂《出售汽車分期付款合同》,合同約定B公司以分期付款方式向A公司購買汽車若干輛,A公司所出售的汽車價值(按同類型汽車一次性現款買賣時的通常價格計算)為500萬元,B公司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月息5.3‰向A公司支付利息合計35萬元,雙方約定以上全部本息分2年24期支付。
截止2001年9月,B公司僅支付了部分購車款,其未支付的到期價款已超過合同全部價款的20%。經多次協商未果,A公司訴諸法院,請求判令B公司一次性支付剩余全部價款。
訴訟雙方主要爭議是:本案分期付款合同中約定的利息是否有效?如果利息約定有效,在一次性支付剩余價款時,B公司應否向A公司支付未到期本金的利息?
B公司認為,A公司通過分期付款方式向B公司收取利息的行為,實質上是一種變相的融資行為,違反了國家的金融政策和國家對金融業務的特許經營,因而無效,利息不應受法律保護。即使應向A公司支付利息,但如果一次性付清剩余款項,B公司也不應該承擔未到期的本金的利息。A公司認為,分期付款合同中約定的利息是合同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沒有違反國家的禁止性規定,且利息也是分期付款買賣的通行做法,B公司應支付合同約定的利息。
如果B公司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A公司就能夠收取合同約定的全部利息,A公司要求B公司一次性支付剩余的全部本金及利息,是A公司在B公司拒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情況下所采取的救濟措施,是對合法權利的正當行使,A公司不應因行使正當權利而遭受損失,因此B公司理應支付未到期本金的利息。
法院審理:支付剩余全部價款
法院經審理認為,《出售汽車分期付款合同》中約定的利息系合同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并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應認定為合法有效;
在B公司一次性支付全部剩余價款的情況下,還要求B公司承擔未到期的利息沒有法律依據,且違反了公平原則,依法應不予支持。在法院主持下,A、B公司達成調解協議,B公司分兩次支付剩余的全部價款,但扣除未到期的利息。
律師說法:分期付款買賣能否約定利息
1、有關利息的約定是否有效
A、B公司在《出售汽車分期付款合同》中約定的利息是合法有效的,原因在于分期付款買賣不同于一次性付款的現款買賣,前者的特殊性決定了分期付款買賣協議中雙方權利義務的特殊性,進而決定了合同價款的特殊性。在分期付款買賣中,買方分數次向賣方支付價款,即買方沒有一次性全額付款的義務,而是對付款時間享有期限利益;
與此對應,雖然賣方在買方支付第一批價款時就已經向買方交付貨物,但賣方不能一次性收回全部價款,價款分批收回,它要承擔價款全部收回前的銀行貸款利息,以及買方不及時足額付款的商業和道德風險。
因此,分期付款買賣合同中約定的利息,既是買方為取得分期付款的期限利益而應向賣方支付的對價,也是賣方因承擔風險和貸款利息而應獲得的收益,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公平原則和權利義務對等原則。
分期付款買賣合同中的價款,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只有單純的合同價款,但該價款高于同種產品在一次性現款買賣時的價格,如一次性現款買賣的通常價格為10萬元,分期付款方式下的價款可能是10。5萬元,該高于的部分0。5萬元就是賣方以分期付款方式交易時多獲取的利益;另一種情形下的合同價款包括兩部分,即相當于一次性現款買賣時的通常價格,如上例中所說的10萬元,以及以利息、手續費、擔保費等形式表現出的賣方多獲取的利益,即上例中多出的0。5萬元。
如果說從契約神圣和意思自治的原則出發,對前一種情形交易的賣方多獲取的利益0。5萬元予以肯定并保護的話,后一種情形下的0。5萬元只不過換了個名稱和形式,實質與前者并無區別,當然也應該予以肯定和保護。如果賣方在分期付款方式下獲得的價款并不多于現款方式下的價款,或者是多獲取的價款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認和保護,將不會有賣方愿意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其結果不僅是不利于市場繁榮與經濟發展,而且消費者將很難購買價值不菲的大宗商品,最終損害的是消費者的根本利益和國民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我國合同法雖然規定了可以分期付款方式進行交易,但沒有明確分期付款交易時,賣方可在合同中約定利息;但同樣,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也沒有禁止分期付款買賣時賣方收取利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的規定。
應肯定本案《出售汽車分期付款合同》中關于利息的約定合法有效。此外,雖然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但從比較法的角度,我國臺灣地區“消費者保護法”第22條規定,“如果協議沒有記載利率時,按年利率5%計算利息”可以作為佐證。
2、B公司應否支付未到期的本金的利息
我國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七條規定:“分期付款的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的,出賣人可以要求買受人支付全部價款或者解除合同。”B公司拖欠的價款已達到全部合同價款的20%,A公司有權要求B公司一次性支付剩余的全部價款。但筆者同時認為未到期的利息應從B公司應付的價款中扣除。
從上述分析可知,《出售汽車分期付款合同》中約定的利息,系B公司為獲得延期付款的期限利益而支付的對價,如果B公司應一次性支付剩余的全部價款,B公司就失去了延期付款的期限利益,其應支付利息的前提和基礎也不復存在。
雖然要求B公司一次性支付全部的剩余價款是A公司基于B公司的違約行為而享有的法定權利和對對方違約行為的正當救濟,但任何人均不得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而使自己獲得法律規定之外的利益,在行使權利時也是如此。如果B公司在一次性支付全部未到期本金的同時,還必須支付未到期的利息,顯然在損害B公司合法權益的同時,使A公司獲得了不法利益。這一結果,不應是追求公正與公平的法律所追求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分期付款買賣能不能約定利息”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合同法的規定,分期付款買賣是可以由雙方約定利息的,但實踐中一般是由賣方進行規定,買方被動接受分期付款的利息。如果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鄧曉莉律師,廣東省律師協會省村(社區)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佛山市南海區工會法律服務特約律師庫成員,佛山電視臺《法治佛山》欄目2017年度合作律師。榮獲2016年度廣東省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先進個人;承辦案例評為2014年十大律師服務村居典型事例;2013年1月佛山市律師法律服務村居工作優秀律師,2011年度佛山市律師法律服務村居工作優秀律師;畢業于武漢科技大學法律專業。 畢業后從事專職律師工作,擔任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的常年法律顧問,辦理了大量的經濟糾紛、商事合同糾紛,勞資工傷、債權債務、離婚財產糾紛、交通事故及多起重大疑難復雜民商事訴訟和刑事辯護。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強調客戶體驗與專業并存,深信杰出源于專業,成功來自口碑。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承擔律師的社會責任,常年接受佛山電視臺、小強熱線、630新聞等欄目的采訪。 ? 過往案例略舉: 1、代理某市政府行政訴訟案,最終一審在某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取得勝訴; 2、代理某公司訴某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合同糾紛案,眾所周知,民告官難于上青天,本律師團隊介入委托后,通過努力和專業
在交貨期間無力履行合同怎么救濟
2021-02-13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占道經營城管罰款標準是什么
2021-03-19主債務過期怎么解除抵押權
2021-03-25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什么規定
2020-12-02征地拆遷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5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