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供銷合同糾紛需要注意什么呢?供銷合同糾紛中的財產問題該怎樣解決呢?請大家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有關供銷合同糾紛的知識。
供銷合同糾紛
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所產生的民事責任由企業承擔:
(一)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在企業經營活中的或履約行為;
(二)按企業內部管理分工的職權,其組織機構的工作人員,在該機構職能和本人正常工作職責范圍內,為實現企業目的實施的簽約或履約行為;
(三)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依法授權的其他人在授權范圍內的簽約或履約行為;
(四)無權代理人實施的,事后經企業或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明示或作為的默示予以追認的,以及法律規定或雙方當事人約定的不作為的默示認可的簽約或履約行為。
購銷合同當事人經營資格的審查、確認及處理問題
審查購銷合同當事人經營資格應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否核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營業執照)為標準。
簽約時無營業執照的,應認定合同無效。如簽約時已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領取營業執照,且在雙方約定的合同有效期間又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可認定為具有經營資格。
當事人簽約時持有期限的執照,到期后未延期或末辦理換照手續;對外簽訂經濟合同,一般應以不具有經營資格確認合同無效。但在合同有效期間又辦理了展期或換照手續,應現為具有經營資格。
依據無效購銷合同所取得的財產處理問題
經濟合同依法被確認無效后,當事人依據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根據不同情況加以處理:
(一)造成合同無效的過錯在對方時,當事人應各自將根據該合同所取得的財產返還給對方,原物不能返還的,折價償還;
(二)合同無效如系一方惡意所致,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無過錯方對是否適用返還原則有選擇權;
(三)原物已被動用的,可按不能返還原物處理,折價償還,適用折價償還方式時,有過錯方應賠償無過錯方的實際損失;
(四)違反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無效合同,適用《經濟合同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一般無效合同,過錯方在賠償無過錯方損失后,尚有利潤余額的,可予追繳;無過錯方依據無效合同所取得的利潤。亦可追繳,無過錯方的可得利潤由過錯方予以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才知道對方是精神病人的可以起訴婚姻無效嗎
2020-11-23公司股份是否應當作為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1-02-03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申請專利時如何確定保密審查
2021-03-04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