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買賣合同的成立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第三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第三十八條國家根據需要下達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的,有關法人、其他組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2、附條件及附期限的買賣合同的生效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3、效力待定的買賣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欠缺條件的已成立合同,其是否有效需由享有追認權的第三人來補正確定:如第三人予以追認,則合同有效;如第三人拒絕追認,則合同無效。效力待定合同的特征是:(1)合同已經成立;(2)合同自身具有瑕疵,即欠缺有效要件;(3)效力處于不確定狀態,即既非有效,亦非無效;(4)合同最終效力的確定取決于有追認權的第三人行為。該第三人追認,合同有效并溯及于合同成立之時;該第三人拒絕追認,則合同自始無效。
根據《合同法》第二47、48、51條的規定,效力待定合同有三類:(1)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2)無權代理人以他人名義訂立的合同,但表見代理除外;(3)無處分權人訂立的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
4、買賣合同無效的確認及可撤銷或者可變更合同的適用
(1)什么是無效合同?
無效合同是指合同雖然成立,但因其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社會公共利益而無效??梢?,無效合同是已經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的合同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不受國家法律保護。無效合同自始無效,但部分條款無效,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
合同無效與部分條款無效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四條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無效合同的原因有兩種:
①訂立合同主體不合格,表現為: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的,該合同無效,但有例外:純獲利益的合同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需追認,合同當然有效;b.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對人有過失而成立的合同,該合同無效;c.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且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該合同無效。
②訂立合同內容不合法,表現為:a.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b.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c.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d.以合法形掩蓋非法目的合同,無效;e.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無效。但有兩例外:事后經權利人追認的,有效;事后取得處分權的,有效。
③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無效。
(2)什么是可變更、可撤銷合同?
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是基于法定原因,當事人有權訴請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撤銷的合同。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對于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當人有權訴請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撤銷權的行使及限制
撤銷權是撤銷權人依其單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的消滅的利權。因撤銷原因不同,撤銷權人也不同。重大誤解中,誤解人是撤銷權人;顯失公平中,遭受明顯不公的人是撤銷權人;欺詐、脅迫中,受欺詐、受脅迫的人是撤銷權人。
撤銷權是訴權,只能通過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行使。
撤銷權的消滅:①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②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案例:甲公司向乙公司訂購乳膠漆一批,乙公司在訂立合同時,謊稱國產乳膠漆為進口乳膠漆。甲公司事后得知實情,適逢國產乳膠漆暢銷,甲公司有意履行合同,乙公司則希望這批貨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別人,此時:甲公司向乙公司催告交貨或預付貨款或遞交確認合同有效的通知,則合同成為確定的有效合同;乙公司不能以合同訂立存在欺詐為由主張撤銷,從而使合同失去約束力。
由此可見,我國對于一方當事人欺詐對方當事人而訂立的合同是作為可撤銷合同來處理的,這樣就給予受到欺詐方選擇權,尊重其意思自治。如果受到欺詐的一方當事人認為不必撤銷合同的,則可以補正合同的效力。
注意:我國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僅賦予受到欺詐的一方,而欺詐方是沒有選擇權的,所以不能主動主張合同可撤銷。
(3)合同無效、被撤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條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五十九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第一條雙方雖未以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訂立合同,但從雙方已實施的行為可以推定雙方有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的。推定合同成立。
第二條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采習書面形式而未采字書面形式,當事人僅據此主張合同不成立,合同尚未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未成立:合同已履行完畢或者主要義務已履行完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成立。
第三條合同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條款中,只要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標的、數量文定明確,合同即成立。對欠缺的一般條款,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予以解釋:
第四條合同法第六十一條所稱“交易習慣”,是指在當地或者某一領域、某一行業、某一類經濟關系中為人們普遍認識。遵循采用并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范的通行做法或行為規則。
第五條商業廣告如內容完整、確定,包含有標的、價款、收貨或者付款條件等具體內容,視為要約。要約與要約邀請界限不清時,視為要約邀請。
第六條懸賞廣告是廣告行為人以廣告方式對完成廣告要求的特定行為的不特定人給付約定報酬的意思表示。懸賞廣告屬單方法律行為,無需相對人承諾即生效。
第七條完成懸賞廣告要求的特定行為的相對人為數人時,如完成行為不重合,數人均享有請求獲得報酬的權利;并應根據各自所起作用的大小確定相應的報酬比例。如完成行為重合,應由最先完成并通知行為人者取得報酬;同時完成的,應平均分配報酬。
第八條以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如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在同一地點的,以該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雙方簽字或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以最后簽字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以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蓋章地點不符的,以合同約定為準。
第九條有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或者一方當事人擬制的合同標準示范文本,符合合同法關于格式條款情形的,為格式合同。
第十條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所稱“合理方式”,是指對格式條款中的免責或限制責任條款以醒目的字體特別標識在合同書的顯著位置并能夠被對方識別;重要附件,應在合同主文特別注明并完整附后,從而達到合理、謹慎注意及提示義務之要求。對是否已盡合理、謹慎注意及提示義務,由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承擔舉證責任。
第十一條《合同法》第四十一條所稱“通常理解”是指從事該格式條款提供人工作行業普遍的理解,并應遵循《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之規定。本條中的“兩種以上解釋”,包括當事人對條款文義的理解所作的解釋。
第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導致合同不成立,或者合同雖然成立,但不符合法定的生效條件而被確認無效、被變更或者被撤銷,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三條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須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一)未盡必要的通知義務或者疏于照顧,致使對方當事人對合同性質或條款產生重大誤解而被撤銷;
(二)歪曲事實致使對方當事人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而為締約行為;
(三)違反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撤回要約;
(四)懸賞廣告人撤銷懸賞廣告,致使相對人利益受損害;
(五)違反意向書、備忘錄等初步協議中約定的義務;
(六)合同因不具備法定或約定的形式要件而被人民法院認定合同未成立或者無效;
(七)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批準或者登記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因為未被批準或者未予登記而合同未生效,無過錯一方在合同成立后為準備履行合同而受到的損失;
(八)合同法第四十三條中合同未成立情況下,違反保密義務的行為;
(九)在締約磋商過程中,因一方的不作為行為致使對方當事人受到人身或者財產損害。
第十四條締約過失的賠償范圍為締約過程中的實際損失。
第十五條締約過失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時,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可以選擇行使請求權。在一審開庭以前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害人承諾的法律效力
2020-11-17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失能
2021-01-25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