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間為兩年,超過期限法院將不支持強制執行的請求。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法定期限內當事人未提出申請的,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生效法律文書以實現實體權利的權利。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39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
【案情】
2010年8月,江某向某信用社申請農業小額貸款3萬元,逾期未還。某信用社訴至法院,法院依法判決江某應償還貸款本金利息龔3400元。判決生效后,江某未履行。某信用社因工作人員疏忽一直未申請強制執行。2014年9月28日,某信用社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本案。
【分歧】
對申請執行人超過2年申請執行期間的申請,法院能否立案強制執行主要存在以下兩種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對申請人的申請應先進行審查,如沒有執行時效中止中斷的事由發生,法院不應立案執行。
第二種觀點認為,對申請人的申請應該直接立案執行。對于申請人的申請,法院不能主動適用時效的高度,也不能對被執行人進行說明也即釋明。
【分析】
一般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從本條文來理解,申請執行的期間可以發生中止、中斷,而非除斥期間。而且該條明確提出申請執行時效的概念,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因此,申請執行時效對當事人產生的權利范圍,與訴訟時效制度對當事人產生的權利范圍應該屬于同樣的權利范圍。這一權利范圍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時效抗辯。如果案件當事人沒有自己提出時效抗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法院是不能主動適用時效抗辯的,也不能對時效抗辯進行釋明的,在法律上時效抗辯視為當事人的一種權利,假如在案件的審理或執行當中,當事人沒有提出這一抗辯,法律即視為當事人自己放棄這一權利。
此外,假如法院在立案審查期間對申請人的申請執行期間是否發生中止、中斷進行審查,那么法律規定的七天立案審查期遠遠不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根本沒有辦法徹底查清事實。因此,對某信用社的申請,法院應直接立案執行而不應審查,如在執行的過程中被執行人提出已過兩年的申請執行期間且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法院可以終結本案。
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間為兩年,超過期限法院將不支持強制執行的請求,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強制執行的申請時效限制。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2021-03-07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離婚男方沒有財產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