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不僅會對相應商品造成不良的影響,同時還會對商標權人的合法利益造成損害。實踐中對商標侵權行為進行處罰之前,需要先進行認定。那么商標侵權的認定標準有哪些呢?請閱讀下文進行具體了解。
一般地,構成侵權行為必須具備四個要件:一是有違法行為存在;二是有損害事實發生;三是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四是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有過錯。商標侵權行為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因此,認定商標侵權行為無疑要考慮上述四個基本要件。同時,還應充分注意到商標侵權行為自身的特殊性。具體如何認定商標侵權行為?下面詳細介紹:
(一)有違法行為存在
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即發生了行為人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擅自在相同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了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妨礙商標注冊人行使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商標違法行為的存在是侵權行為構成的前提條件。
(二)有損害事實發生
損害事實在商標侵權行為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條件。至于損害事實,可以是物質損害,也可以是非物質損害。物質損害是造成商標注冊人在經濟利益上的減少、消滅。非物質損害是因侵犯商標專用權而致使權利人的商品信譽、企業形象被損毀、貶低。非物質的損害是無形的,并且當時是無法計算的,但終歸導致權利人財產利益的減損。在實踐中,對物質損害的認定應由被侵權人舉證,而對于非物質損害的認定,舉證卻是非常難的,因此無需被侵權人舉證。只要有違法行為的存在,便認定為有非物質損害,被侵權人即可要求停止侵害。
(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損害事實不同,形成的因果關系也不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則違反行為與損害事實形成因果關系。例如某種假冒名牌的酒,質量很差,消費者飲用后,會誤認為某種名牌酒的質量下降了。這就是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如果損害事實的發生是因為其他原因所致,則不構成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四)行為人的主觀過錯
新《商標法》將原法第38條第(2)項“銷售明知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明知”刪除,即取消了認定此行為侵權的主觀構成要件,確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無論侵權人主觀上故意或過失,都應承擔法律責任。
關于商標侵權的認定標準,其實也就是法律中規定的商標侵權的構成要件,實踐中的行為必須要同時滿足上述四個條件,那么才能被認定為商標侵權行為,此時侵權人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商標侵權賠償不起怎么處理
發現商標侵權怎么辦
商標侵權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離婚子女撫養糾紛問題
2020-12-15沒有簽勞動合同辭職
2021-01-03勞務派遣發生欠薪如何處理
2021-03-10企業工齡工資能取消嗎
2020-12-27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申報申請事項有哪些
2021-03-18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土地互換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6禁養區養殖場拆遷補償都有哪些政策
2021-02-24房屋拆遷補償談判有什么技巧
2021-01-03農村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