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只有在協議方式下離婚的,才會需要寫一份離婚協議書,畢竟之后到婚姻登記處辦理離婚手續,也是要求提供這樣的材料。而在離婚協議書里面,自然記載的就是關于解除婚姻關系及一些相關的事情,如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等。那究竟該如何寫離婚協議書才好?律霸小編帶來離婚協議書2018的內容,供你參考。
離婚協議書2018
男方:某某,男,漢族,年月日生,住址,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
女方:某某,女,漢族,年月日生,住址,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
男方與女方于年月認識,于年月日在登記結婚,婚后于年月日生育一兒子/女兒,名。因致使夫妻感情破裂,已無和好可能,現經夫妻雙方自愿協商達成一致意見,訂立離婚協議如下:
一、男女雙方自愿離婚。
二、子女撫養、撫養費及探望權:
兒子/女兒由女方撫養,隨同女方生活,撫養費(含托養費、教育費、醫療費)由男方全部負責,男方應于年月日前一次性支付元給女方作為女兒的撫養費(/男方每月支付撫養費元,男方應于每月的1-5日前將女兒的撫養費交到女方手中或指定的xx銀行帳號:)。
在不影響孩子學習、生活的情況下,男方可隨時探望女方撫養的孩子。(/男方每星期休息日可探望女兒一次或帶女兒外出游玩,但應提前通知女方,女方應保證男方每周探望的時間不少于一天。)離婚協議漫畫
三、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
⑴存款:雙方名下現有銀行存款共元,雙方各分一半,為元。分配方式:各自名下的存款保持不變,但男方/女方應于年月日前一次性支付元給女方/男方。
⑵房屋:夫妻共同所有的位于xxx的房地產所有權歸女方所有,房地產權證的業主姓名變更的手續自離婚后一個月內辦理,男方必須協助女方辦理變更的一切手續,過戶費用由女方負責。女方應于年月日前一次性補償房屋差價元給男方。
⑶其他財產:婚前雙方各自的財產歸各自所有,男女雙方各自的私人生活用品及首飾歸各自所有(附清單)。
四、債務的處理:
雙方確認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沒有發生任何共同債務,任何一方如對外負有債務的,由負債方自行承擔。(/方于年月日向xxx所借債務由方自行承擔……)
五、一方隱瞞或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責任:
雙方確認夫妻共同財產在上述第三條已作出明確列明。除上述房屋、家具、家電及銀行存款外,并無其他財產,任何一方應保證以上所列婚內全部共同財產的真實性。
本協議書財產分割基于上列財產為基礎。任何一方不得隱瞞、虛報、轉移婚內共同財產或婚前財產。如任何一方有隱瞞、虛報除上述所列財產外的財產,或在簽訂本協議之前二年內有轉移、抽逃財產的,另一方發現后有權取得對方所隱瞞、虛報、轉移的財產的全部份額,并追究其隱瞞、虛報、轉移財產的法律責任,虛報、轉移、隱瞞方無權分割該財產。
六、經濟幫助及精神賠償:
因女方生活困難,男方同意一次性支付補償經濟幫助金元給女方。鑒于男方要求離婚的原因,男方應一次性補償女方精神損害費元。上述男方應支付的款項,均應于年月日前支付完畢。
七、違約責任的約定:
任何一方不按本協議約定期限履行支付款項義務的,應付違約金元給對方(/按支付違約金)。
八、協議生效時間的約定:
本協議一式三份,自婚姻登記機關頒發《離婚證》之日起生效,男、女雙方各執一份,婚姻登記機關存檔一份。
九、如本協議生效后在執行中發生爭議的,雙方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xxx人民法院起訴。
男方:女方:
簽名:簽名:
年月日年月日
現實中,因為不同夫妻遇到的情況不同,因而實際書寫離婚協議書的時候,自然需要處理、解決的問題不一樣,那么離婚協議書當中記載的內容就會存在一些差異,這也屬于正常情況。當然有些時候夫妻之間本身沒有什么牽扯,其實可以到婚姻登記處辦理手續的時候,要求工作人員給一份離婚協議書,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填寫也是可以的。
離婚協議書怎么寫才有效
怎么寫離婚協議書財產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訂婚后女方一直在男方家違法嗎
2020-12-07如何請律師
2021-03-06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離婚時男方隱匿財產,女方在離婚后可以要求多分割財產嗎
2021-03-03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