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社會公用設施、房地產行業等的基礎項目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原本由建筑公司購買設備用于建設的模式無法迎合現實之需,個人購買大型設備租賃給建筑承包商用于基建的模式逐步占主導地位。但是由于此種模式系近兩年興起,缺乏完備的行業規范,租賃雙方糾紛日益增多。法院就此類案件進行調研,深入剖析案件特點、多發的原因并提出相關建議。
一、設備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的主要特點
1、合同主體一般為個人,設備出租方少部分掛靠在建筑公司,大多為自由經營。設備承租方一般為建筑承包商,租用建筑設備用于基建。
2、租賃設備均為大型挖掘機,該設備的駕駛員均由出租方配備,負責駕駛和設備的日常維護。其工資一般由出租方承擔,實踐中也存在雙方約定由承租方承擔的例外。
3、無規范的合同文本,合同內容一般由當事人依主觀意愿自由約定,隨意性較大。
4、合同所涉及的租金較高,一般月租金在兩萬元以上,導致當事人“寸金必爭”,焦點比較突出。
二、糾紛的成因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合同訂立不規范。主要表現為合同的內容不全面,缺乏準確性和嚴密性。在我院處理的27件案件中,合同內容均系寥寥數語,只涉及設備的出租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而對合同的責任承擔、運費承擔、違約責任及設備維修未有約定,且在糾紛發生后,雙方意見不統一,未能就合同內容達成補充協議,導致糾紛發生。
2、合同履行不規范。主要表現為提前解除合同手續不到位。如在租賃設備用于開掘礦山的案件中,由于礦山所在地政府在合同履行期間,因政策調整而發文停止礦山開采,導致合同無法履行,但雙方未及時簽訂終止合同的書面材料。原告為得到更多的利益,在租賃期滿后,以此為依據主張以合同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而被告則主張以實際履行的期限計算,但無法提供雙方終止合同的依據,處理難度較大。
三、相關建議
1、建立行業規范。設計專門的規范性合同文本,降低合同簽訂的隨意性。合同內容應在遵守《合同法》的前提下,明確約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設備維修的相關事宜和費用問題、賠償責任的履行和追究,以及租賃設備的技術指標,違約責任的處理等,以減少履行期間的風險。
2、構建集中管理的行業管理模式。由于目前大部分合同當事人均為個人,法律觀念和認知缺乏,承擔責任的方式較為分散,屬于民間意義上的自我管理模式。建議借鑒出租車行業的公司統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方面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綜合保護,一方面有利于行業行為的集中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務合同需要交社保嗎
2020-11-09名下沒有財產可以做擔保嗎
2020-11-08合同未到期辭退都有什么賠償
2020-11-15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往年贍養費能追訴嗎
2021-03-12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