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在訴訟中享有什么權利
證人在訴訟中享有下列訴訟權利:
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提供證言的權利。
對自己的證言筆錄,有權閱讀,若發現有錯誤或者遺漏,有權進行更正或者補充;
因作證而遭侮辱、誹謗、毆打或者其他方法被打擊報復時,有權要求人民法院給予法律保護;
有權要求人民法院給予因法庭要求出庭作證所支出的費用和受到的損失,如誤工工資、誤工補貼、差旅費等;
有權改變自己已作的書面證言和口頭證言的內容。
證人的界定
證人,是指了解案件事實并受人民法院傳喚作證的人。證人就了解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作出的陳述,是證人證言。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除下列人不能作證人外,其他人均可以作證人:
證人必須是自然人,因此,法人和其他組織不能作證人,它們所提供的證據可能成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但絕不可能成為證人證言;
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人;
本案的訴訟代理人、法定代表人、訴訟中的代表人不能兼作本案的證人。同樣,本案的審判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也不能兼作本案的證人。除上述人不能?作證人外,凡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可以作為證人,無論他們性別、國籍、職務、宗教、信仰、民族、種族、政治狀況、文化程度、經歷等狀況如何。
在中國,訴訟中證人的范圍十分廣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2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中國法律規定作證是公民的光榮義務,法律沒有拒絕作證的規定。證人作證時,應告知他要如實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同時,法律規定對證人的人身安全予以保護。庭審中詢問證人,由審判長主持。
證人可能作虛偽陳述,也可能由于感受、記憶、表達等方面的原因而使證言失實,因此對證人證言應認真進行審查。《刑事訴訟法》第61條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并經過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因為各種訴訟案件都是社會上發生的,案件一經發生,往往就會被人所感知,因此借據證人的證言來查清案件事實為古今中外的法律所重視,也是各國民事訴訟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證據形式。如果在證人方面有更多的問題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偵查期間聘請律師的時間及權利是什么
2021-02-25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