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證據存在瑕疵如何認定
1、該證據證明的對象是否系案件的主要事實。比如,原告提交的欠條中被告署名處有一個字缺失,庭審中被告認可其余內容系其本人所書寫,但提出署名不全,系有瑕疵證據不能采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法院以證據存在瑕疵為由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則與事實不符,且該證據中所列明的證明案件欠款事實的主要內容并無瑕疵,即使后面沒有被告的署名或被告署名與其真實姓名不一致,但欠款內容是其書寫的,也應當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因為署名并不是該案的關鍵,關鍵在于欠條內容是否屬實。
2、對證明內容起決定作用的證據內容是否存在瑕疵。比如,買賣合同中所涉的格式合同,被告因格式合同中部分內容有更改而否認其真實性,但拒不提供其手中的合同。就需要法官審查合同中更改的內容在本案中是否起證明作用,如果是對案件事實無關緊要的內容,不能因其內容有更改而否認整個合同的真實性。
3、應當結合其他證據綜合認定。比如,李某訴陳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陳某未到庭,李某出具與陳某的買賣合同、陳某簽名的收貨單及陳某出具的欠條證明其所述事實,但其出具的欠條中載明的欠款數額大寫金額與小寫金額不一致,李某庭審中自愿按大小寫中金額較小的欠款數額主張權利,在這個案件中,李某出具的欠條就是有瑕疵的證據,筆者認為該證據是可以被采用的。首先,李某認可的是對自己不利的方面,也就是其主張的權利是書寫金額較小的部分;其次,該欠條內容并無涂改,之所以出現大小寫金額不一致系書寫錯誤,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常見的;第三,李某與陳某之間確實存在買賣合同關系,李某也按合同約定履行了交付貨物的義務,陳某應當支付貨款;其四,如果陳某已經支付了貨款,應當由陳某舉證證明。
瑕疵證據是指取得方式合法,即具備了證據的合法性,但因為在表現形式上存在某些瑕疵的證據。我國《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第69條中列舉了部分瑕疵的表現形式及認定標準,除了69條中規定的幾種情形外,在實踐中瑕疵證據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欠條里面所載明的內容有涂改或不清楚,格式合同中部分內容有變更等等,對于這部分證據是否應當一律以有涂改、不真實為由不予采用,筆者認為不應當一概而論,要看欠缺的內容對案件事實是否起主要作用,是否有其他證據相佐證,綜合認定。
法院立案后提供虛假證據怎么辦
1、經法庭許可,當事人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詢問證人、鑒定人、勘驗人不得使用威脅、侮辱及不適當引導證人的言語和方式。
2、如果對方當事人偽造了證據,你可以在證據質證階段指出來,如果對方堅持主張,必要時你可以申請鑒定(比如偽造你的簽名),以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3、法庭在庭審中有個‘質證’程序,在質證中可對‘偽證’提出‘質疑’的事實【最好自己準備質證的證據,即與偽證相關的筆跡等】,并要求證人到場。若法庭不采信,可走抗訴渠道,或對準出證人申請訴訟。
4、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5、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
6、質證按下列順序進行:(一)原告出示證據,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二)被告出示證據,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三)第三人出示證據,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
7、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
8、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一至二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人民法院準許其申請的,有關費用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負擔。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出庭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進行詢問。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由當事人各自申請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就有案件中的問題進行對質。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可以對鑒定人進行詢問。
瑕疵證據通常有哪些?
瑕疵證據是指不符合法定程序所收集的,在取證程序上存有瑕疵的物證、書證,也包括在取證程序上存有瑕疵的證人證言、訊問筆錄等言詞證據。對于瑕疵證據的處理,應貫徹“先補救后排除”的原則,主要是采用補正、合理解釋等方式,使其具有形式上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對于不能補救的,也應當予以排除。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六十六條規定,補正是指對取證程序上的非實質性瑕疵進行補救,合理解釋是指對取證程序的瑕疵作出符合常理及邏輯的解釋。
再審中的新證據的認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的規定,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才符合再審的條件。因此,“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是再審中新證據的認定標準。如果再審申請人提供的新證據只是證明原判決、裁定存在一般瑕疵的,則不應當認定為新的證據。
新的民訴法司法解釋對于再審中的新證據作出了細化規定,即“再審申請人提供的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基本事實或者裁判結果錯誤”。條文中的基本事實是指對原判決、裁定的結果有實質性影響、用以確定當事人主體資格、案件性質、具有權利義務和民事責任等主要內容所依據的事實。再審中新證據的認定具體有以下幾種:
1、新發現的證據,該證據在原審庭審結束前已經存在,因客觀原因于庭審結束后才發現。
2、新取得的證據,該證據在原審庭審結束前已經發現,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取得或者在規定的期限內不能提供。
3、新形成的證據,該證據在原審庭審結束后形成,無法據此另行提起訴訟。
4、未質證的證據,該證據在原審中已經提交,由于原審法院的原因,未組織質證且未作裁判根據的。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民事證據存在瑕疵認定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一些訴訟案件中由于證據等的收集需要相應的技巧等,這些方面大家可以多去了解,或者請相關的律師幫忙處理,這樣更為的簡單,更多相關法律問題,請大家移步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始股每年都能分紅嗎
2020-11-17適用保護女方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9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