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軟件著作權保護期25年嗎?
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對1991年出臺的舊條例作了重要修改。原條例規定的軟件保護期為25年,可以申請續展25年,最長不超過50年,新條例把軟件著作權分為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兩種。新條例規定,軟件著作權自軟件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自然人的軟件著作權,保護期為自然人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軟件是合作開發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軟件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軟件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軟件自開發完成之日起50年內未發表的,不受保護。
二、基本原則
1.“國民待遇”原則。即一個締約國把其他締約國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當作本國國民的作品加以保護。這是雙邊和多邊協定中幾乎普遍采用的原則。
2.一個締約國給予其他締約國的作品以“起源國待遇”,即給予這些作品以相當于作者所屬的國家或作品首次出版的國家給予的版權保護。一些泛美公約曾實行過這一原則。
3.一個締約國給予其他締約國的作品以“第三國待遇”,即甲國給予乙國的作品以丙國作品享有的版權。根據這一原則,所有締約國國民的作品都享有同等的版權保護。
三、主體
著作權保護分一般主體與特殊主體:著作權主體一般為作者,即直接創作作品的人。
1,公民。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作者可依法成為著作權的主體;
2,法人。由法人主持,代表法人意志進行創作,并由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視為作者;
3,非法人單位由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非法人單位意志進行創作并由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4,外國人。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依法享有著作權;
5,國家。(1)國家接受已故作家遺贈作品著作權;(2)古籍作品無作者或作者不明確;(3)國家將某些作品收歸國有;(4)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變更或終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保護期內,無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的。特殊情況下,合作作品、編輯作品、職務作品、委托作品、演繹作品、電影作品和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則需依法確定著作權人。
當創作了作品后也是可以提前進行一些措施來預防著作權受到侵犯,一般情況下公民也是將作品在行業協會等第三方平臺進行登記備案,在版權方面出現了爭議和糾紛后也是可以通過司法鑒定來解決,如果公民的著作權遭受到了侵犯后是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著作權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
委托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如何確定
軟件著作權轉讓程序有什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有企業改制的方式
2020-12-27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行政機關妨礙行政訴訟進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2-22企業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是怎么辦
2021-03-16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