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有錯,再審是終審判決嗎
一審有錯,再審是終審判決,終審判決,是指法院對案件的最后一級判決。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就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
對一審法院的裁判不服的,可向上級法院上訴,開啟二審程序。二審判決即為終審判決,當事人不得再上訴。對二審判決若有異議,認為程序、實體上有錯誤時,可提起再審(我國稱為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有三種形式:當事人申請再審,法院決定再審,檢察院抗訴進行再審三種。
二審法院判決有誤怎么辦
如果當事人認為法院判決錯誤的,要視情況來確定該如何處理:
1、如果是一審判決尚未生效的,則可以在上訴期內(民事案件的上訴期為15天、刑事案件為10天)向上一級法院上訴,則上級法院來重新審理和判決。
2、如果是生效的一審判決或二審判決的,則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再審,或向檢察院申請抗訴。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第二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并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七條?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第二百五十二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如果對一審的法院判決表示不服的話,通常是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進行上訴的,開啟二審程序,二審程序通常為終審判決,但是如果發現錯誤的話還可以進行上訴,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首付
2020-11-14故意打人造成被打人住院什么罪
2020-11-29住宅室內裝修禁止行為有哪些
2021-01-18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