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夫妻共同財產而言,因為屬于雙方共同所有,因此在進行處分的時候就需要獲得雙方的同意,尤其是對房產、汽車這些價值比較大的共同財產而言,更是需要有雙方共同作出決定之后才能進行處理。但實踐中卻經常出現一方擅自處理共同財產的行為,對于這樣的行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1、夫妻對共同財產具有平等的處理權
我國《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2、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一般認定為無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八十九條的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也就是說,若未辦理產權登記轉移手續,特別是對于房產來說,雖然買賣合同仍然有效,但真正權利人可以有權追回。此時,合同雖然有效,但買受人只能請求違約金或損害賠償;若受讓人是善意的,且支付了合理對價并辦理了物權登記,可以善意取得物權,從而使物權發生變動。
3、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即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的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嚴格來講夫妻在處理共同財產的時候,若財產本身價值比較小,如平常購買衣服、生活用品等的,那允許一方自行決定進行購買。但如果是對房產、車輛等價值比較大的財產進行處分的話,由于屬于共同財產,因此就需要夫妻共同進行處理才行。
一方出軌,會影響夫妻財產分割嗎?
如何應對離婚時夫妻一方隱匿、轉移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暫時喪失意識后造成他人損害的,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3-04勞動仲裁是否阻斷工傷認定期限
2021-02-09企業破產后以前的合同生效嗎
2021-01-09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承包土地多少錢一畝,土地承包合同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