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根據現行專利法第二十條的規定,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將其在國內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申請專利。這個規定可以認為是一種針對“中國單位或者個人”的義務條款,而且,如果違反這一條款,專利法并沒有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特別是,如果利用專利法第6條與第8 條關于職務發明與權利可以事先合同約定的規定,很可能導致對現行專利法第二十條的“合法規避”。對此,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其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第三次修改研究課題指南》中,將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列為課題之一,表明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第三次修改中[1],必定會修改相關條款。
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不僅涉及到專利法本身,還涉及到如何理解專利法與其他法律的協調。本文通過解讀專利法第三次修改送審稿的相關規定,試圖找出現行專利法與修改送審稿規定的差別,分析新規定是否完全解決了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由于是基于尚未正式公布的《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故本文的觀點僅限于在小范圍內討論,最終還要視第三次修改并公布實施的新專利法而定。
一、 有關《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涉及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的規定
涉及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的規定,主要體現在修改稿中的第四條與第七十六條。具體規定如下:
第四條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有關規定辦理。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
第七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其就該發明創造在中國提出的專利申請不得被授予專利權;泄露國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更進一步地,考慮到現行專利法第二十條的不足,需要設置法律責任條款,對違反修訂稿第四條規定的任何單位或個人,其就該發明創造在中國提出的專利申請不得被授予專利權,以此來加大執行修訂稿的第四條的力度。
二、 如何正確理解修訂稿中的涉及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的規定
(一)何謂“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
修訂稿中第四條之第二款規定: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8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廠房和商鋪的拆遷補償有何不同
2020-11-14地鐵拆遷城中村的拆遷補償可以參考城市房屋嗎
2020-12-09單位職工住房拆遷補償給誰
2021-01-16遇到房屋拆遷維權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5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7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3農村承包地被征收后應得到多少補償
2020-12-24被征收房屋該由誰評估價值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