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根據現行專利法第二十條的規定,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將其在國內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申請專利。這個規定可以認為是一種針對“中國單位或者個人”的義務條款,而且,如果違反這一條款,專利法并沒有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特別是,如果利用專利法第6條與第8 條關于職務發明與權利可以事先合同約定的規定,很可能導致對現行專利法第二十條的“合法規避”。對此,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其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第三次修改研究課題指南》中,將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列為課題之一,表明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第三次修改中[1],必定會修改相關條款。
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不僅涉及到專利法本身,還涉及到如何理解專利法與其他法律的協調。本文通過解讀專利法第三次修改送審稿的相關規定,試圖找出現行專利法與修改送審稿規定的差別,分析新規定是否完全解決了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由于是基于尚未正式公布的《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故本文的觀點僅限于在小范圍內討論,最終還要視第三次修改并公布實施的新專利法而定。
一、 有關《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涉及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的規定
涉及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的規定,主要體現在修改稿中的第四條與第七十六條。具體規定如下:
第四條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有關規定辦理。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
第七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其就該發明創造在中國提出的專利申請不得被授予專利權;泄露國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更進一步地,考慮到現行專利法第二十條的不足,需要設置法律責任條款,對違反修訂稿第四條規定的任何單位或個人,其就該發明創造在中國提出的專利申請不得被授予專利權,以此來加大執行修訂稿的第四條的力度。
二、 如何正確理解修訂稿中的涉及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的規定
(一)何謂“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
修訂稿中第四條之第二款規定: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么樣才能保護老字號
2020-12-02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民宅拆遷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0-11-26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