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變更監護權可以什么時候提起?
一是現有的監護人喪失了監護能力;
二是監護人不履行監護權,即監護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監護的職責;
三是由于失去監護人。
二、變更監護權的訴訟狀應該怎么寫?
2、列明訴訟主體。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訴訟主體。有第三人的,還要列明第三人。
自然人訴訟主體的,要按照“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日,職業,住址,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的順序寫明。其中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確實不清楚的可以寫個大概年齡)住址、聯系方式5項是必須有的。
單位訴訟主體的,要寫明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住址(住所地)聯系方式,最好能附有其營業執照的復印件。
3、訴訟請求。訴訟請求要用序號分開,每條按照“請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來寫。另外,現在有的法院要求訴狀還要列明案由。但案由不是必須有的部分。
4、事實與理由。即先說明事實(比如受到侵害),再說明要求賠償的理由(實體法的規定)和提起訴訟(程序法的規定)的理由。實踐中為了簡便,有些簡單的案件也可以不詳細列明理由,只寫“依法應承擔責任”、“依法起訴至貴院”即可。
5、文尾。文尾要寫清遞交訴狀的法院、具狀人(原告)起訴時間。向人民法院遞交的訴狀中,必須有至少一份是由具狀人親筆簽字(蓋章、按手印)的原件。
三、監護人的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條文主旨】本條是關于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規定。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變更監護權不等于變更撫養權,其實就算是離婚的時候撫養權給了其中一方,但另一方還是孩子的監護人。所以,如果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當事人不履行監護職責的,請求變更孩子監護權的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
撤銷監護權的條件具體有哪些
離婚子女監護權的歸屬怎么確定
監護權變更法律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判決后在看守所羈押的怎么提審
2020-11-23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