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證意定監護人需要哪些材料?
監護公證由當事人住所地的公證處管轄,監護協議公證也可由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件;
2、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
3、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
4、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監護協議不得含有強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訓練等有礙被監護人成長的內容,對不符合我國憲法和有關政策規定的監護協議,公證處不能給予公證。
二、辦理意定監護協議公證應當注意事項
當事人可以依法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意定監護協議公證,公證申請人應為意定監護的設立人和協商確定的監護人雙方。意定監護相關法律依據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2、《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 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
老年人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十一條。
意定監護協議文書應當明確意定監護事項、監護職責、監護條件實現的確認方式、爭議解決等方面的內容。
意定監護協議公證辦理后,公證機構、公證員負有保密義務,不得向協議雙方以外的第三人透露意定監護協議的內容,以維護意定監護協議雙方,特別是設立意定監護的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在意定監護條件實現時,公證機構可以根據申請,向意定監護的設立人的所有法定監護人公開意定監護公證文書。
監護人大家都知道,一般情況下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監護人,監護人是自己的父母,在沒有任何情況下,不可以更換監護人。還有一種就是沒有民事行為的人,也需要監護人。成年人在年紀比較大的情況下,有些人會喪失民事行為,那么需要監護人監護。
綜上所述,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法定監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撤銷監護權的條件具體有哪些
法定監護人證明哪里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事最大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2020-12-22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土地流轉后農民能做什么工作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