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钡?2條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不動產登記部門進行的權屬轉移登記,屬于行政機關行政確認的行政行為,此時的債權人與權屬轉移登記行為就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即權利義務關系。因此,對影響其債權實現的房地產權屬變更登記行為,債權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程序:
1.起訴。
起訴分為兩類:一是直接向法院起訴;二是經復議后向法院起訴。
起訴的期限。①單行法律對起訴時間另規定的,按照單行法律的規定執行,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的起訴時限為5日等。②除法律對起訴時間另有規定的,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③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做決定的,在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④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行政相對人訴訟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行政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訟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不得超過2年。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受理。
法院接到起訴狀應當在7日內立案或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對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訴。
3.審理。
法院決定立案依法組織合議庭開庭審理。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及法律另有規定的外,都應公開審理。
4.判決。
一審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1)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2)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職權的;濫用職權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4)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5)造成損失,判決賠償。
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自一審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提出上訴;對一審裁定不服的,自一審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提出上訴。
二審法院可以作出,①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②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名義出賣農民土地怎么辦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