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惡意訴訟往往是惡意當事人犧牲對方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不正當利益,法院若處理不當不僅會侵害到當事人的個人利益,同時會影響司法的權威和聲譽,因此杜絕惡意訴訟勢在必行。本文從產生惡意訴訟的原因入手,對杜絕惡意訴訟應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以期有助于這一難題的解決。
【案例】
不久前,人民法院報刊登了這樣一起案例:2001年6月,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的法律教師史*程,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訴狀,狀告校長于-申侵犯了他的著作權,請求法院確認《海關權利的法律思考》、《論海關權力》兩文的著作權屬于其本人,并要求被告公開賠禮道歉,賠償其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人民幣16800元。出人意料的是,經過主審法官的調查發現,事實真相竟是原告冒用被告的名義發表了自己撰寫的論文,而后又以被告侵犯自己著作權將被告告上法庭,而原告之所以這么做的原因是史*程在校期間為自己出書,冒用單位名義在外搞征訂,違反了學校財經制度。被發現后,經校領導討論對其做了處分,史*程為報復校領導而采取了這種惡意訴訟的方式。基于此,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史*程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負擔。學法“玩”法的史*程,終究在法律的正義面前敗下陣來。案件至此已真相大白,似乎可以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但對于常見諸各種媒體的惡意訴訟案件,我們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讓一向畏懼訴訟,不愿與官司扯上關系的中國人大膽到敢利用訴訟來為自己獲取不正當利益?究竟我們的司法制度出了什么問題?
所謂惡意訴訟,是指當事人以虛假的事實提起訴訟,利用訴訟獲取自己不正當利益的訴訟行為。惡意訴訟對司法制度和社會安定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司法機構,特別是法院若對此處理不當,勢必會造成公眾對訴訟的不信任感和對社會的抵觸情緒。就個人而言,惡意訴訟往往是惡意當事人以犧牲對方的利益來獲取自己不正當利益的訴訟行為,因而對對方當事人而言,司法機關是否能正確處理案件對其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會侵害到其個人利益。但同時,惡意訴訟又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從形式上看,這類訴訟行為往往都符合程序法的一切要求,主體資格、事實理由也往往具備程序法要求的條件,特別是當事人為達到目的,在起訴之前就會為案件今后的審理做好充分的準備和鋪墊,因此,在訴訟初期很難判斷其為惡意訴訟,即使是在案件審理開始之后,案件的審理者也很容易被惡意當事人的精心策劃所迷惑。可以說,如何識破并徹底杜絕惡意訴訟,對司法工作者而言是個不小的難題。
如果自己朋友做了違法犯罪的事情,害怕處罰或想要知道自己會被怎么處罰,可以在線咨詢律師讓他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法律文書強制執行怎么申請
2021-01-19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