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旅客羅某乘高鐵出站時發現丟了車票,但其手機上有訂票信息可確認已買了票,可鐵路部門仍然要求旅客補交票款。圍繞手機短信能不能作為有效客票,原告訴訟到南京鐵路運輸法院。
羅某訴稱,2014年11月27日,其通過12306網站購買一張南京南至無錫的車票,28日進站后換取紙質車票,經檢票乘坐列車,到站后發現車票遺失。在出示訂票確認信息和身份證后,仍被要求補交票款84.5元并加收2元手續費。原告認為,鐵路部門要求加收車票費用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要求被告上海鐵路局退還補票款及手續費合計86.5元。
[法律解讀]
將手機短信視為有效客票不符合制度設計目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有效客票一種是電子客票,另一種是紙質客票,雖然兩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這兩種形式不能同時并存。否則通過互聯網購票的旅客在換取紙質客票后,則會取得兩個乘車憑證,且兩個憑證都可以辦理退票、改簽、進站、出站等手續,勢必侵害實際持票人的利益。其次,手機短信不具備憑票上車、提供查驗、退票、改簽、憑票出站等一系列功能,只是12306網站向旅客發送的單方提示和告知。再次,手機短信不是雙方權利義務的最終證明。相關法律規定,客運合同自承運人向旅客交付客票時成立。在合同成立后、檢票上車前,旅客可以通過退票、改簽等手續對合同進行解除和變更,而手機中保存的信息卻不會變化。另外,將手機短信視為有效客票不符合交易習慣。
車票是鐵路企業與旅客間合同關系的憑證,原告未能正確履行合同義務妥善保管車票,造成的損失應當自擔,鐵路部門依照相關規定,核收票款及手續費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原告出示的購票信息僅是旅客購票的通知,且可復制、可編輯、可轉發,不能代替有效客票。原告換取紙質車票后,電子客票已經失效。而根據鐵路行業的實際情況和目前的技術條件,還無法對每一張車票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也無法判明丟失的車票是否已被使用。鐵路部門已通過12306網站告知了相關注意事項,原告對此應當知曉。故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的羈押時限最長是多久
2021-02-01怎么進行交通事故鑒定
2021-03-02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