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05年3月23日,當時在某信*社工作的乙以妻子丙的名義在信*社申請貸款2萬元。同年3月28日,乙再次以丙的名義,在信*社申請貸款3萬元,丙在借據上簽了名。
上述借款到期后,乙、丙均未償還。2006年6月18日,乙找到自己的妹夫甲協商,要求將上述兩筆到期的貸款用“以貸還貸”的方式轉為甲的貸款。乙給甲出具了保證書,乙在保證書中承諾:轉給甲的貸款是乙用丙的名字貸的款,該貸款本金和利息都由乙負責償還,甲不承擔還款責任。
同年6月27日,甲在信*社辦理了5萬元的貸款手續,并以此款項償還了2005年3月23日、3月28日丙名下的貸款5萬元。
2007年9月4日乙給甲書寫證明1份,證明內容是:“情因我愛人丙2005年3月在信*社貸款,早已過償還期限,我們確無償還能力,就請妹夫甲于2006年6月27日為我轉貸款賬共伍萬元整屬實,我愿承擔一切民事責任,與甲無關”。
2007年8月20日,信*社以甲未及時償還借款為由對其提起了訴訟,后經法院調解結案。同年9月26日乙給甲出具了借條,借條載明:“今借到甲現金伍萬元整,用于償還信*社貸款。利息以信*社計算為準。”爾后,甲持據催討未果,遂于2009年3月5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乙、丙二人連帶償還借款本金5萬元,并自2006年6月18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信*社貸款的利率支付利息。
本案在處理過程中,甲、乙、丙三方各執一詞,形成了以下爭議焦點。一是乙以丙的名義的貸款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丙在訴訟中辯稱乙是在其未知曉的情況下貸款,那筆由其本人簽字了的借款也未看到錢,故乙以丙的名義的貸款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二是甲與乙、丙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是否成立。乙在訴訟中辯稱其給甲立據是在受到威逼的情況下所為,甲與乙、丙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不成立。
三是乙給甲出具借條形成的借款是否屬于乙、丙夫妻共同債務。丙在訴訟中辯稱乙以丙的名義的貸款是用于了乙的個人開支,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不應由其承擔連帶責任。
一審法院審理后,判決乙、丙自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甲借款5萬元,并從2006年6月28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農村信用合作社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乙、丙相互承擔連帶責任。丙對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經二審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由乙償還甲借款5萬元,丙對其中的3萬元(2005年3月28日,乙以丙的名義在信*社申請貸款,且丙在借據上簽了名的3萬元)承擔連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拘留會影響孩子嗎
2021-01-21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