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嗎?
必須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受教育權包括兩個基本要素:
一是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
二是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機會和物質條件。如某一個人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無法上學,他就喪失了受教育權;如果缺乏教育的物質保障或法律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也可能落空。
1、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2、按照國家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3、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平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4、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二、教育意義
受教育權是一項基本人權。人降生伊始,其生存能力并不比動物優越,但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他具有區別于動物的潛能,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教育。
要擺脫軟弱狀態而能夠自助,要開啟潛能而得到發展,都有賴于教育。教育就是通過向個人傳授一定價值觀念、文化規則、生產技能和知識來促進人實現社會化的一種活動。每個人都是通過教育來完成自己的社會化過程的;受教育過程中獲得的生存知識和技能則是將來獨立謀生的必要準備。所以,無論是人的社會化還是獲得獨立生存的手段,都離不開教育。人不僅要謀生存,而且要謀發展;不僅要生活,而且要追求優質的生活。要實現這種高于生存的目標,更是離不開教育。可見,教育對個人一生的生存和發展至為關鍵。
社會是個人生存發展的前提,但又由每個個人構成。雖然在實踐中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總是被矛盾和沖突所困擾,但卻有內在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個人與社會之間存在責任和義務的雙向互動關系。個人成長的特殊性,造成了這種雙向責任、義務的排序性。社會首先要對個人盡責,使個人獲得必要能力,才有權要求個人對社會盡責。這一關系決定了受教育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個人的這種權利也就是社會的義務。社會至少應該向每個未成年人提供最低限度的正規教育,讓他們掌握將來履行各種基本職責、參與社會生活所需的必要文化知識,并且在知識和智力上為將來正常生活和進一步受教育打下基礎。
雖然從憲法方面看,受教育權只是20世紀才出現的憲法權利,但是,隨著世界范圍內人們溫飽問題的逐步解決,它越來越受到關注。而且,隨著各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關注的重心也在逐漸上移,起初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權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在經濟不發達的時代,擁有初中等水平的知識即可適應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如今擁有高層次的知識不僅成為發展的前提,而且正日漸成為生存的前提。這種社會需求激發起人們對高等教育的渴望,催生了各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在一些發達國家甚至出現了普及化)趨勢。如果說,在這種精英教育模式下,接受高等教育只是少數人的專利,高等教育被視為一種特權,還沒有產生將其平等化的意識,因此不存在高等教育權之爭,那么,當高等教育過渡到大眾化時代,大學不再是神秘的象牙塔,接受高等教育成了大眾改善生存狀態的一種有效方式時,人們必然會對高等教育權利投以更多的關注。
三、侵犯體現
侵害受教育權的具體表現實際上就是侵害了他人通過教育獲得人力資本并最終獲得財產利益的可能性。
具體來說,也可以是說公民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受侵害:如:適齡兒童和少年沒有依照法律規定接受,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沒有予以保證國民教育;適齡兒童,少年沒有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收學費;父母不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學校剝奪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權;外界因素干擾適齡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等 。
受教育權是每一個未成年應有的一項權利。任何人不得剝奪其受教育的權利。并且我國規定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是每一個未成年公民必須遵守的一項義務。如果說有人剝奪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的話可以通過法律訴訟的形式來進行維權。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注冊辦法》的通知
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處罰措施是什么?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依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具有證券業從業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業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業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法醫鑒定輕微傷害標準
2021-01-20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