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17條規定:夫妻在存續期間所得財產原則上屬于。這一點在理論上并無爭議,但由于財產處于流轉、消耗過程中,“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客觀上一直處于變動狀態,因此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認定夫妻共同財產時往往牽涉到一個“基準時點”問題難以掌握。如某一案件中,男方系建筑包工頭,女方通過大量艱苦的工作,充分證明男方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從建設方那里取得了200多萬元收入,稱男方完全支配了這些收入,要求分享其中的一半。男方稱,這些收入是實,但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費用及人員工資,實際所得甚少且均用于家庭開支,由于時間太長,無法一一證明。
在該案中,如果允許女方用這樣證明方法,男方則承擔極其沉重的舉證責任,如果男方非常意外地作了工程費用及家庭開支記錄,法庭則成了工程項目和家庭開支的審計者。事實上即使是專業審計機構也難以承擔。如果不接受女方的舉證方法,則又似乎于法無據且不公平。
《婚姻法》第17條的立法本意,在于確定夫妻共同財產的來源的問題,即該條列舉的各項來源一般均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之訴中,這一條的實踐意義在于:如果一方能夠證明某項財產的“來源”符合該條的規定,且不存在其他條款規定的例外情形,即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處理。而不應理解為一方證明有該條的情形,對方就負有舉證證明該財產的去向,否則在處理具有幾十年婚齡的案件時就會出現荒唐的結局。
法庭需要進行分割的“夫妻共同財產”,是婚姻法第39條所講的“夫妻共同財產”,即審判時尚存的財產?包括已確定在未來可取得的財產?。是“結局時”的財產而非“來源時”財產。
審判實務中,為防止由于一方為準備離婚而隱匿財產?包括變現后隱匿?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在一方舉證證明另一方有隱匿行為?如提現、變現?的前提下,如對方不能證明其符合《婚姻法》的使用用途,要根據《婚姻法》第17條規定的“夫妻共同共有”第1款及“平等的處理權”?第2款?的原則,判決有關財產的分配,在具體分割財產時,可將可執行的部分判歸另一方所有。如果隱匿財產的行為發生在訴訟期間,并可適用民訴法有關妨礙民事訴訟的規定予以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重婚罪怎樣才能讓公安機關立案
2020-11-18訴訟保全能否凍結房產
2021-01-14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強制傳喚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2-12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
2021-01-02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沒有房產證被拆遷怎么辦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