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貨物的價值如何確定
在當事人未約定保價條款、或者保價條款被排除適用的情況下,如果當事人又未以其他方式約定賠償數額的確定方法,按照合同法第312條的規定,則需要按照貨物的實際市場價值決定承運人的賠償數額負擔。實踐中,由于雙方對貨物的品種各執一次,例如托運人在貨單中填寫的是“服裝”,而承運人在交運時服裝是“報喜鳥”高端品牌,這兩種貨物價值相差比較大。由于民法一般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因此對其交運的貨物內容、貨物運輸實際遭受的損害及其價值減損數額,舉證責任仍然在托運人一方。而且,合同法第304條要求托運人在辦理貨物運輸時應當向承運人準確表明貨物的名稱、數量等必要情況,而雙方就貨物種類產生的原因大部分還在于托運人沒有準確表明貨物的名稱,因此舉證責任理應由托運人承擔。
賠償損失的范圍如何確定
賠償損失的范圍可由法律直接規定,或由雙方當事人約定。在法律沒有特別規定和當事人沒有另行約定的情況下,應按完全賠償原則,賠償全部損失。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以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是指財產上的直接減少。間接損失又稱所失利益,指失去的可以預期取得的利益。可以獲得的預期的利益,簡稱可得利益。可得利益指利潤,而不是營業額。
在實踐中,可預見到的情況千差萬別,很難把握,如果對此不加以限制,就會導致當事人亂用或者曲解“可預見”的本意。因此法律對可預見性采取了一些限制。預見性有三個要件:
(1)預見的主體為違約人,而不是非違約人。
(2)預見的時間為訂立合同之時,而不是違約之時。
(3)預見的內容為立約時應當預見的違約損失,預見不到的損失,不在賠償范圍之列。
損失貨物的價值如何確定?在確定損失貨物價值時并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必須要有合理的依據,證明貨物受損的價值憑證等。確定損失貨物的價值的時候你要是不太清楚該怎么樣去做或是怎么樣面對,來律霸網與律師一對一探討找尋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買房出資證明有哪些,如何收集夫妻買房出資證據
2021-01-11中秋節、國慶節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08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