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監護人的追認權是什么意思?
1、追認權即是本人通過特定的法律行為,使無權代理人、無處分權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的行為成為有效法律行為的權利。
2、從性質上說,追認權是一種形成權,追認行為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對效力待定行為的承認或拒絕均取決于本人單方意志,無需征得行為人或第三人的同意。
3、從法律后果上說,追認權的行使結果是使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變成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本人的追認具有溯及力,一經追認,其效力待定的行為自始有效,使未經授權的效力待定行為與效力確定行為具有相同的法律后果。從而使本人承擔民事責任。
二、追認權主要發生在以下幾種情形: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的超出其民事行為能力范圍的行為,其監護人有權對其行為追認;
2、代理人越權代理、無權代理的,被代理人有權追認。
這些人所為的民事行為的效力,既非有效亦非無效,而是屬于“效力待定民事行為”,所謂效力待定,就是指該民事行為究竟有效還是無效,要看追認權人的意思表示。
追認所發生的法律效力,就是使“效力待定民事行為”發生效力;而追認權人除了追認之外,也可以否認,否認就是使效力待定民事行為無效。
追認權即,是本人通過特定的法律行為,使無權代理人、無處分權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的行為成為有效法律行為的權利。追認的方式追認的表示應向特定的第三人或行為人作出,因而,對第三人或行為人以外的其他人的同意表示,不能視為追認。就具體方式而言,追認可以采用明示方式亦可采用默示方式。一般說來,被代理人應以明示的方式予以追認,如通過語言、文字或其他方法直接進行意思表示,只要能清楚表明被代理人的意思即可,但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追認也可以用默示方式。默示分為作為(特定行為)和不作為(默示),追認在運用默示方式時應當以積極的、肯定的行為,即可以通過本人“作為”推定其真實意思,如被代理人不返還行為人已取得的財產,或者行為人未經被代理人授權而出售被代理人的財產而事后被代理人卻接受了所得款。原則上,沉默不能視為追認,但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情形除外,如我國《民法通則》第六十六條中規定為“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即是沉默而為的追認。追認的時間《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確定追認的期限不論對行為人還是相對人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該效力待定行為是否有效決定于本人是否予以追認,如果不給本人的追認權以一定期限的約束,就可能發生本人無限期拖延追認,影響盡快確定無權代理行為的法律效力,而有可能使相對人長期處于不穩定的法律關系之中而蒙受損害。然而《合同法》第五十一條僅規定了,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并沒有規定權利人追認的時限,這使得民事法律中的效力待定行為缺乏一個統一的時限,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追認權可能不太好理解,未成年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生活當中的一些所作所為可能就已經超出了當事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監護人就有權利對當事人的行為進行追認。畢竟,被監護人的相關所作所為不一定是出于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監護人卻要為此承擔連帶的責任。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有哪些手續呢
2021-01-08公訴轉自訴案件是什么意思,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24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營業房拆遷用營業執照嗎
2020-12-12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31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02房屋拆遷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1-03-10棚改拆遷,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10商品房和住房拆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