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1、公積金
離婚案件中具體處理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問題時,關鍵在于婚前還是婚后。離婚時分割的只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先計算出兩人婚姻關系中的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的總額,再進行分割。如果一方根據其擁有的公積金因某些原因無法提取,可以由一方根據擁有的公積金及住房補貼的差額來給對方補償。
2、保險
保險財產的關鍵點主要和婚前婚后投保,是否是共同財產投保,保險的險種等各個因素有關。比如,具有理財性質的分紅型保險和養老保險,在購買時,一般都是以夫妻一方名義作為保險人或受益人,之后也以夫妻共同財產定期繳納保費,目的是為了將家庭財產達到增值保值的效果,如果認定為個人財產,對另一方來說相當不公平,在司法實踐中,一般將該類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再比如,人身險(含意外、健康等險種)以共同財產所繳納的個人保險費,這是較有爭議的一點。有案例,某男因患病獲得了公司為其投保的人身意外綜合險賠付的保險金,在離婚時被認定為個人財產。
3、房產
婚前個人購買的房產當然是歸屬個人,如果是由父母出資一起幫忙買的,就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是父母出全資未登記的,如果一方父母出資發生在其子女結婚前,則該出資資金應根據條例規定認定為對其子女一方的贈與。受贈一方子女可以獲得該債權轉化物--不動產的所有權。如果一方父母出資發生在其子女結婚后,則根據規定該出資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除非有證據證明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子女。相應的,子女雙方以該共同受贈的出資購買的不動產,是婚后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的財產,屬夫妻共同財產。
二是父母出全資已登記的,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其子女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其子女名下,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由雙方父母共同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三是父母部分出資(往往是首付款),以父母自己名義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將不動產所有權過戶到子女一方名下的情形,如果該不動產過戶發生在子女結婚之前,顯然,該房子所有權應屬于子女婚前財產;如果該不動產過戶發生在子女結婚后且該不動產登記方名下或在出資父母一方的子女名下,則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如果該不動產過戶發生在子女結婚后且該不動產登記在夫妻中非子女一方名下或夫妻雙方名下,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不動產貸款,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
4、承租轉租權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取得的鋪位承租權、轉租權,因夫妻一方的鋪位承租權、轉租權具有財產權的性質,可帶來財產性的收益,根據租賃關系的法律特征,應認定為夫妻一方或雙方的其他共同所有財產的其他形式,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審判時,可以按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方便管理的原則進行處理。
5、獎牌獎金
法律規定,一方在體育競賽中獲得的獎牌、獎金,是對其獲得的優異成績的獎勵,是運動員個人榮譽象征,具有特定人身物質,應視為是個人所有財產。
6、知識產權與收益
判定以該知識產權的財產性收益是否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為判斷標準,不是知識產權本身取得時間為判斷標準,離婚以現在財產進行分割,智力成果只有轉化為有形財產后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配偶在共同生活中付出的勞動,可從其他財產中給予適當補償、照顧。
7、軍人復員費等
以夫妻婚姻關系存續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數額為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
8、彩禮禮金
彩禮通常情況下是指戀愛中男方給女方的聘禮或禮金。彩禮帶有以締結婚姻為目的的贈予性質,接受彩禮本身就蘊含著對方答應結婚。雙方締結婚姻關系,目的達到,這種贈與行為就有效存在,彩禮歸受贈人所有。婚姻法明確規定了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才可能是夫妻共同財產,而彩禮一般是婚前所得。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一方婚前財產或者是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妻一方的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9、債務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以一方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如要推翻該推定,則需舉證證明債權人與債務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債權人明知夫妻雙方實行約定財產制。
簡而言之,對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法律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免去了債權人的舉證責任,而夫妻一方如要推翻該推定,則要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且除外情形只有兩種,從司法實踐中來看,這兩種情形都是極難證明的,法律的此種推定實際上在相當程度上將一方名義所負的債務均認定為了夫妻共同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通常房間的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4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土地互換合法嗎
2020-11-16《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流轉青苗補償標準有什么規定
2021-03-21賓館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