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監護人是什么意思應如何確定?
為了保障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和財產權益,我國設置了監護人制度。監護人主要職責就是 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 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老年人屬于特殊保護群體,為了能夠更好地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國《老年人權益保 障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 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 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老年人未事 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
監護人的分類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①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沒有上述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綜合上面所說的,監護人一般不止是針對于未成年人,而對于我國的老人也是要有一個監護人的存在,但是前提是老人是沒有民事能力的,或者是有民事能力而年齡比較大的,這對這一類人群是可以在自己的直系親屬里面選取,所以,在處理老人的問題小作為我們小的一定要好好的協商。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免責協議怎么寫
2020-11-27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