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女告監護人財產轉移合法嗎?
父母處分子女財產權益的行為是否有效?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財產權益處理,該法第12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一般是不會受到損失的,作為監護人一般也無責任可擔。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民法通則》既然都規定了監護人實施此種行為的法律后果,這說明,并非所有的非為未成年人的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的行為都當然無效。
二、相關法律依據及解釋
因未成年人尚未生長成熟,其思維能力、行為能力、判斷能力等在自身上都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世界各國法律都設計了相應的保護制度。為充分、高效地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保障其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我國于1991年9月4日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使得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該法第12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8條亦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財產。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從這些法條之規定看,當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非為被監護人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給其造成損失時,作為監護人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說非為未成年人的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的行為一律無效,是不利于維護交易安全的,并且根據合同無效的處理原則,對這種處分財產的行為確認無效后,適用的是相互返還的原則,所以,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一般是不會受到損失的,作為監護人一般也無責任可擔。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民法通則》既然都規定了監護人實施此種行為的法律后果,這說明,并非所有的非為未成年人的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的行為都當然無效。
子女告監護人財產轉移在某種情況下是成立的,法律上對監護人侵占被監護人利益的規定也比較明確,監護人不應當以監護被監護人的名義來侵占被監護人的利益,如果子女作為被監護人認為自身利益被作為父母的監護人侵占了,可以進行行政訴訟,通過司法手段為自己的合法權益來進行界定。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過期了還可以怎么辦
2021-02-08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民間借貸糾紛中訴訟主體怎么確定,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2021-03-25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拆遷后無法安置房屋該怎么賠償
2021-02-14拆遷安置房產權證辦理
2020-11-24宅基地拆遷補償如何進行計算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