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能用財產為被監護人還債嗎?
可以,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與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是不太一樣的,對于未成年人法定的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父母,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則法定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配偶。
二、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監護人和被監護人作為法律上平等的民事主體,兩者的財產權在法律意義上來說是不能相互混淆,雙方都需要相互的尊重,監護人縱然有義務要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并且不得隨意使用被監護人的財產,但這筆財產只要都是圍繞著對監護人的衣食起居在安排的,就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1-03-14軍婚的法律制度規定有哪些
2020-12-04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