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應當由誰擔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17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二、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①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三、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沒有上述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精神病人由于身體殘疾的原因,在很多時候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判斷,所以監護人的監護異常關鍵。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有父母或者直系親屬進行照顧,承擔監護職責,發生問題時應當進行正確的處理和化解。也可以由司法機關通過司法判決來指定監護人,承擔監護人職責。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合同怎么進行司法認定
2021-01-12事業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09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