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身份證幾歲要監護人陪同?
>第七條規定:公民應當自年滿十六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因此,已滿16歲的公民辦理身份證不需要監護人陪同。
二、辦理措施
1、制發流程
證件申領和制發的基本程序是:公民應當自年滿16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到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辦理申領手續,要交驗居民戶口薄、本人照片,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納證件工本費。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愿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公安機關在對公民申報材料與本人戶口登記項目內容核對無誤后,將辦證信息傳輸報送上一級公安機關制證。
2、申領證件
在前往辦證時,應攜帶居民戶口薄、兩張本人彩色相片(也可以在現場采集相片)和原申領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在辦理手續時,要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和進行身份證指紋收集,協助工作人員準確核身份證登記項目,并交納證件工本費。
注意的是流動人口錄指紋要回戶口所在地辦理。
自助服務終端開通,實現的功能有戶籍政策查詢、辦理進度查詢、戶籍證明打印和身份證的補辦、丟失注銷。還可以辦理注銷證明和關系證明。
3、發放范圍
居民身份證由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簽發。未滿16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領居民身份證。
4、有效期限
分為5年、10年、20年、長期4種。未滿16周歲、自愿申領身份證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5年;16周歲至2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10年;26周歲至4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20年;46周歲以上的公民,身份證長期有效。
也有法律規定,第一代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自2013年以后,以二代證為主,全國尚未換證的公民還有很多。新修訂的《居民身份證法》同時規定,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包括自愿登記指紋信息,從2013年起,在全國部分大中城市戶籍派出所先期試行身份證自愿登記指紋信息工作。
我國的公民都是需要按照規定辦理身份證,那么身份證也是用于證明公民合法身份以及證明的一種材料,在辦理相關業務時都需要攜帶身份證,身份證同樣也是有有效期限的,需要公民在有效期前及時的辦理續期更新手續,當身份證丟失后也是要及時的到公安機關辦理掛失和補辦。
簽訂合同需要身份證嗎?簽訂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身份證辦理要多久可以拿到?
臨時身份證能否辦理結婚登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遇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辦
2020-12-06行政機關妨礙行政訴訟進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2-22農民工工資拖欠怎么辦,被拖欠工資要怎么進行維權
2021-03-14軍婚法律保護有哪些內容
2020-12-23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對拆遷戶能強制斷水停電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