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發微博、微信侵犯名譽權嗎?
一般不會,但如果涉及主觀違法內容的轉發和傳播,則可以造成侵犯名譽權,轉發微博、微信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責任是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民事訴訟程序是指什么?
1、起訴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公民合理的轉發微博、微信是屬于正常的民事行為,是不存在違法的行為的,但法律上也明確規定了對于相關情況的認定基于其內容是否合法,如果涉及到黃色新聞或者其它不健康的信息,是不可以隨意的轉發和傳播的。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可以行權
2020-11-18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土地出讓房子就可以轉戶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