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的定義與信息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縱觀各國立法,關于監護人是否因監護行為取得報酬大概有三種類型:
一為無償原則,即法律明文規定監護是無償的社會義務,監護人無法從中獲取報酬,如前蘇聯和我國;
二為有償原則,即認為監護是一項有代價的職責,履行了職責就應該獲得報酬,如美國和瑞士;
三為補償原則,法律規定監護是無償的,但鑒于監護人付出監護勞動的艱辛及被監護人的財產狀況而由監護權力機關決定給予監護人適當的報酬。如德國、法國和日本。
由此可見,像我國實行絕對無償原則的國家畢竟是少數的。監護人為履行監護職責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再由其承擔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監護人顯然違背了民法公平合理的原則,對經濟困難的監護人而言更是如此。長期以往將嚴重打擊監護人的積極性。我國1996年發生的聞名全國的“周璇遺產糾紛案”,其判決結果對監護人黃宗英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未來立法中,我們應借鑒其它國家和地區民法的規定,賦予監護人獲得報酬請求權, 考慮實際情況給予監護人津貼或者法院認為適當的報酬,使監護人在精神、物質兩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補償或滿足,從而充分調動其履行職責的積極性。這樣既兼顧了監護人的利益又不至于給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使監護制度規定更具人性化。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
在填寫有關監護人的相關信息時,可以留意所需要填寫的表格或紙張上是否有要求的相關信息,如果沒有的話,就可以從常規的信息入手——例如填寫有關監護人姓名,性別,籍貫和民族等等相關信息。
也就是說,關于監護人信息這個問題,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和專業,其實就是將負有法律規定的監護職責的人的相關信息填寫上就可以了,具體的內容,如果對方沒有要求就按照該監護人的相關信息填寫即可。
施工現場監護人員職責都有哪些?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買房出資證明有哪些,如何收集夫妻買房出資證據
2021-01-11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開發商抵押給銀行的房產能賣嗎
2021-02-19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