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有權處理被監護人財產嗎?
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根據這一規定,監護人只有保護被監護人財產的權利,沒有處分的權利。
二、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1、監護人的職責就是要保護被監護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撫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教育;在被監護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因此,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安全是監護人的法定義務和職責。
2、監護人有義務對子女進行管理和教育,并對其民事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有義務配合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進行教育;有義務配合學校對其未成年子女進行教育、管理和保護工作;有義務教育子女不單獨外出,不做有危險的活動,如游泳、滑冰、爬山等。
三、監護的設立方式是什么?
監護依設立的方式,可分為法定監護、指定監護和委托監護。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 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綜上所述,監護是公民的正當權利,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其對子女的財產沒有處分權,而是應該保護好。監護人可以代替子女參加民事訴訟,對被監護人進行思想教育。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的,可以將監護的權利交個他人,比如親朋好友、學校或者村委會等。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市房管局關于調整我市住房限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2020-11-28三級丙等醫療事故怎樣賠償?
2020-12-14越級上訪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去勞動局投訴怎么寫投訴書
2021-01-28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和適用情形
2021-02-10股權轉讓
2021-03-15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