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由于年齡比較小,所以,很多的行為方面都是不太成熟的,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們的一些財產行為,或者是其他的民事行為,需要由法定監護人來進行監管,一般情況下,父母是他們的法定監護人,很多人都想要了解一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監護人有先后順序?
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監護人有先后順序?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監護人是有先后順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親屬;(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二條 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履行監護職責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擔任。
二、法定監護人的職責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們國家的監護人確實是存在著先后順序的,比如說父母是第一順位的法定監護人,其次父母如果,死亡或者喪失監護能力的話,也有著不同的法定監護人的順序,也可咨詢律師。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精神損害應注意什么
2021-02-26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