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夫妻如果在孩子撫養問題上面無法協商一致的話,那么此時都是不能順利解除婚姻關系的。實踐中,不管是雙方都想要撫養權還是都不想要撫養孩子,對于孩子而言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那其中,要是雙方不愿意撫養孩子怎么辦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來為你詳細解答這方面的問題。
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頭肉,夫妻離婚后,只是從法律上解除婚姻關系,夫妻間權利和義務終止,但并不意味著解除婚姻關系也就解除了對孩子的撫養、教育的義務。
2001年4月28日修正后公布實施的婚姻法第36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為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由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因此,夫妻雙方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
離婚時有的夫妻雙方會全力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但有時候有些離婚夫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者不愿或者不能撫養自己的孩子,就涉及到了我們要說的離婚雙方都不愿意撫養孩子時應該怎么辦。
離婚后,孩子由誰撫育,應從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考慮,在這個前提下,夫妻離婚時可以協商確定,協商不成,可由人民法院判決。 這里的協商不成,自然包括雙方爭奪孩子撫養權以及雙方都不愿撫養孩子兩種情形。
婚姻法第36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孩子,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也就是說,在哺乳期內,孩子是由母乳撫養的,一般應由母親直接撫養,而父親則需按月按法院的判決或雙方協議的數額支付孩子的撫養費。哺乳期滿的男孩一般由男方撫養;另外考慮男女雙方父母的意見、能力;考慮盡量不改變孩子已經習慣的生活、成長環境;如果孩子十歲以上,一般也要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見。總之,有關孩子撫養權一個總的原則就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在實務中,法院對這種拒絕撫養子女的當事人的處理原則,一是批評教育,做好其思想工作,使其主動履行法律義務,要求撫養子女;二是對于不聽教育的人,根據保護子女合法權益和有利于子女成長的原則,依法判決孩子歸一方撫育,另一方承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
父母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是不會因為父母解除婚姻關系就消滅的,即使是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應該對孩子履行的撫養義務也是需要繼續履行。而此時情況發生了改變,意味著只有一方可以實際撫養孩子,而另一方則需要支付撫養費。但要是雙方不愿意撫養孩子怎么辦呢?此時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官依法作出判決,哪一方的條件對孩子成長更有利的話,則獲得撫養權的可能性就要大一些。
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否婚姻解除而免除
2020年不給子女撫養費的后果是什么
變更撫養權協議是否需要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中國黑客犯法嗎
2020-12-25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