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夫妻如果在孩子撫養問題上面無法協商一致的話,那么此時都是不能順利解除婚姻關系的。實踐中,不管是雙方都想要撫養權還是都不想要撫養孩子,對于孩子而言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那其中,要是雙方不愿意撫養孩子怎么辦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來為你詳細解答這方面的問題。
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頭肉,夫妻離婚后,只是從法律上解除婚姻關系,夫妻間權利和義務終止,但并不意味著解除婚姻關系也就解除了對孩子的撫養、教育的義務。
2001年4月28日修正后公布實施的婚姻法第36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為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由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因此,夫妻雙方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
離婚時有的夫妻雙方會全力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但有時候有些離婚夫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者不愿或者不能撫養自己的孩子,就涉及到了我們要說的離婚雙方都不愿意撫養孩子時應該怎么辦。
離婚后,孩子由誰撫育,應從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考慮,在這個前提下,夫妻離婚時可以協商確定,協商不成,可由人民法院判決。 這里的協商不成,自然包括雙方爭奪孩子撫養權以及雙方都不愿撫養孩子兩種情形。
婚姻法第36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孩子,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也就是說,在哺乳期內,孩子是由母乳撫養的,一般應由母親直接撫養,而父親則需按月按法院的判決或雙方協議的數額支付孩子的撫養費。哺乳期滿的男孩一般由男方撫養;另外考慮男女雙方父母的意見、能力;考慮盡量不改變孩子已經習慣的生活、成長環境;如果孩子十歲以上,一般也要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見。總之,有關孩子撫養權一個總的原則就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在實務中,法院對這種拒絕撫養子女的當事人的處理原則,一是批評教育,做好其思想工作,使其主動履行法律義務,要求撫養子女;二是對于不聽教育的人,根據保護子女合法權益和有利于子女成長的原則,依法判決孩子歸一方撫育,另一方承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
父母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是不會因為父母解除婚姻關系就消滅的,即使是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應該對孩子履行的撫養義務也是需要繼續履行。而此時情況發生了改變,意味著只有一方可以實際撫養孩子,而另一方則需要支付撫養費。但要是雙方不愿意撫養孩子怎么辦呢?此時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官依法作出判決,哪一方的條件對孩子成長更有利的話,則獲得撫養權的可能性就要大一些。
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否婚姻解除而免除
2020年不給子女撫養費的后果是什么
變更撫養權協議是否需要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有對外擔保能否注銷
2020-11-22醫療事故罪包括哪些犯罪行為
2021-03-08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