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判定遺棄老人構成犯罪?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
(1)行為人必須負有扶養義務。這是構成本罪的前提條件。公民對哪些家庭成員負有扶養義務,是由我國法律的明確規定了的。扶養義務是基于撫養與被撫養、扶養與被扶養以及贍養與被贍養這三種家庭成員之間不同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產生的。
(2)行為人能夠負擔卻拒絕扶養,能夠負擔,是指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并有能夠滿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標準(當時當地的標準)外有多余的情況。
(3)遺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惡劣程度的,才構成犯罪。遺棄行為情節惡劣是指:由于遺棄而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遺棄而生活無著,流離失所,被迫沿街乞討的;因遺棄而使被害人走投無路被迫自殺的;行為人屢經教育,拒絕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入危難境地的;遺棄手段十分惡劣的(如在遺棄中又有打罵、虐待行為的)等等。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關系,也就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于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
二、遺棄老人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1)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
(2)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的。”
2、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綜上所述,贍養老人不僅是美德也是法律義務,子女遺棄老人情節一般不會構成犯罪,街道辦會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或者經過報案后派出所進行拘留。只有遺棄老人導致老人發生重傷害或者沒有居住場所流浪的,情節嚴重的才構成遺棄罪,這樣當事人會被法院判刑。
遺棄罪怎么判刑?
遺棄罪是自訴案件嗎?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有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5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對于校園暴力政府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2021-03-06違反勞動安全法的責任
2021-02-18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