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因為有緣才走到了一起,共同走進婚姻的殿堂,結婚之后兩個人的利益緊緊的捆住了一起,可謂是同甘共苦,同舟共濟。但是如果雙方感情破裂就會導致離婚,離婚后法律上已經解除了關系,但是新婚姻法四十二條的內容對離婚困難一方有詳細的要求,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婚姻法第42條內容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二、婚姻法第42條內容釋義
本條是有關離婚后,一方對生活困難的另一方給予適當經濟幫助的規定。
本條在1980年婚姻法第三十三條的基礎上作了修改。原條文的規定為,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婚姻法修正案草案一次審議時未對原婚姻法第三十三條作改動,但在有關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中增加一款: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住房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八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四年,視為夫妻的共同財產,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這項規定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但在婚姻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中刪除了此項關于財產轉化的規定,它所體現的保護弱勢方的精神放在本條的內容里——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對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房屋可能是離婚時夫妻最有價值的財產,比較1980年婚姻法,本條特別突出了對生活困難方由另一方從其 “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幫助的規定。以1980年婚姻法為依據的司法解釋曾規定,婚姻存續期間居住的房屋屬于一方所有,另一方以離婚后無房居住為由,要求暫住的,經查實可據情予以支持,但一般不超過兩年;無房一方租房居住經濟上確有困難的,享有房屋產權的一方可給予一次性經濟幫助。此次婚姻法修改中吸收了這一司法解釋的精神,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婚姻關系終結后,仍要求一方對生活困難的另一方從其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的幫助,實質是夫妻間扶養義務的延續。在傳統的普通法制度中,結婚后,妻子在法律上的權利能力被剝奪而轉移至丈夫身上,作為交換,丈夫有扶養和保護妻子的義務,妻子具有從事家務勞動以及為丈夫提供服務的義務。婚姻關系終結時,丈夫仍要對妻子盡扶養義務,這源于早期的普通法在離婚問題上采用過錯原則,即離婚是由于一方違反了法律列舉的異乎尋常的婚姻錯誤,是對無過錯方的法律救濟,因此,妻子要求丈夫繼續給付扶養費的條件是離婚是由丈夫的過錯所致,且妻子為無過錯一方。現代普通法國家多采用無過錯離婚原則,扶養費的過錯作用已經降低,是否給付扶養費考慮最多的不再是給付方的過錯,而是接受方的需要和給付方的支付能力。在婚姻關系終結時,除去財產分割外,給予生活困難的一方以金錢或財物的幫助,是對前配偶一方的扶助或資助。現代的配偶扶養是雙向的,丈夫在妻子生活困難時有幫助的義務,妻子在丈夫需要時同樣也有給付的義務,但實際上由于婦女的經濟能力大多低于男性,尤其在農村,這種差距更為明顯,因此離婚時要求對方給予幫助的女性比例要遠遠大于男性。
當一個婚姻關系終結時(無論是協議離婚還是法院判決離婚),婚姻關系一經解除,丈夫和妻子在法律上相互扶助的權利義務已經消滅,雙方沒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也沒有共享婚姻財產的權利,除去可能因子女撫養而涉及子女生活費、教育費的給付以及探望權利的行使外,雙方在法律上已無任何特殊的聯系。但是,法律卻規定在一方生活困難的情況下,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對另一方給予適當幫助,要求原本不承擔義務的一方負擔義務,原因何在呢?當一對男女結為合法夫妻,法律推定雙方建立了一種相互信賴相互扶助的特殊社會關系,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都為維持這個婚姻共同體作了努力,這其中包括個人的自我損失和自我犧牲;當婚姻關系終結時,若一方生活困難,法律則要求另一方盡到扶助的責任,將道德上的義務上升為法律,因為我們不能排除一方的生活困難可能是為了家庭利益而放棄個人發展機會所造成的。當然在這種情況下,若雙方書面約定財產歸各自所有,離婚時,為家庭付出較多義務的一方可請求另一方給予補償。但是這和本條的內容有很大區別。首先,補償適用于分別財產制下;其次,只有當一方對婚姻承擔了較多義務時,才有權提請。
而本條適用條件則不同:
第一,它不限定于某類特定的財產制;
第二,是否對婚姻共同體盡了較多義務,也不是提出請求的必要條件,只要在離婚時存在生活困難的情況,均可向對方請求經濟幫助。當然,本條只是原則性規定,法院在判決時,還應考慮到以下幾個問題:
(一)生活困難的界定:一般認為若一方離婚后分得的財產不足以維持其合理的生活需要,或者不能通過從事適當的工作維持其生活需要等,均可認為是生活困難的體現;
(二)給予幫助的方式,法院應考慮雙方的收入和財產,雙方就業能力、子女撫養,婚姻期間的生活水平等等因素,合理確定扶助的數額和方式;
(三)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婚姻關系中的過錯不應在考慮之列,意味著有過錯的一方若存在生活困難的情形,也可要求無過錯方給予適當經濟幫助。
難以維持生計,那么另一方有責任給予一定的幫助,雙方可以進行協議,如果協議未果法院只要強制性執行,來保障其中一方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我國婚姻法如何保護女方
?婚姻法關于婚前財產公證的有關規定
?新婚姻法對孩子撫養權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替人伐樹是雇傭關系還是承攬關系
2021-03-13科創板與新三板的區別
2021-03-07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