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糾紛仲裁麻煩嗎
出現合同糾紛時,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要比訴訟的方式簡便,所以如果協商不成的,仲裁是解決合同糾紛比較好的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二條?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第十六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后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第十九條?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仲裁的基本程序
1、受理:
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訴書后,應在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并將決定在7日內通知當事人。被受理的爭議案件,當事人應按時交納仲裁費用,被訴人應在收到“應訴通知書”后15日內提交答辯書及有關證據。
2、仲裁準備:
發生勞動爭議的職工一方有3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應推舉代表參加仲裁活動。當事人可以委托1~2名律師或其他人代理參加仲裁活動。委托他人參加仲裁活動,必須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托人簽名或蓋章的委托書,委托書應當明確委托事項和權限。
3、案件審理:
仲裁庭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應于開庭四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通知當事人。當事人收到通知后,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在開庭期間未經仲裁庭同意自行退庭的,對申訴人按撤訴處理,對被訴人作缺席裁決。
仲裁庭審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案件由仲裁庭作出裁決。調解自調解書送達之日起當即生效。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生效調解書、裁決書確定的義務的,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雙方當事人對爭議事項可自行和解,并由申訴人向仲裁委員會辦理撤訴手續。
選擇以仲裁方式解決合同爭議應注意的問題
合同當事人將合同爭議提請仲裁,必須基于有效的仲裁協議。根據《仲裁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仲裁協議內容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是要有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是要有仲裁事項;三是要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其中對第一項和第三項的規定,合同當事人往往會由于不了解仲裁制度和仲裁機構的設置,在合同爭議條款中做出以下幾種不規范的仲裁協議:
第一、約定了仲裁地點,但沒有約定仲裁機構,或雖然有約定,但約定的仲裁機構名稱的方式、術語不規范。如:爭議在"合同簽訂地(履行地)仲裁解決"、"爭議所在地仲裁解決"、爭議由"本市仲裁機關仲裁"、"本市有關部門仲裁"、?"當地仲裁委員會仲裁"、爭議由"XX市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仲裁"等。
第二、同時約定兩個仲裁機構仲裁。如:爭議可提交"A市有關仲裁機構仲裁"或"B市有關仲裁機構仲裁"。
第三、既約定仲裁,又選擇訴訟。如:發生爭議向"合同履行地(簽訂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爭議由"合同履行地仲裁機關仲裁,對仲裁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等。
在現實案例中,上述各類不規范的仲裁協議,雖不是一律被認定為無效,但多數會因為無法明確當事人的仲裁意思表示或無法確定仲裁機構而導致無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糾紛仲裁會不會很麻煩”問題進行的解答,出現合同糾紛時,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要比訴訟的方式簡便,所以如果協商不成的,仲裁是解決合同糾紛比較好的方式。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04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2外商投資法中的13條稱的特殊經濟區域是什么
2021-03-07合同部分履行定金怎么退
2021-03-20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