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最長多久能出裁決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仲裁庭裁決案件,應當自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申請人需要補正材料的,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的時間從材料補正之日起計算;
(二)增加、變更仲裁申請的,仲裁期限從受理增加、變更仲裁申請之日起重新計算;
(三)仲裁申請和反申請合并處理的,仲裁期限從受理反申請之日起重新計算;
(四)案件移送管轄的,仲裁期限從接受移送之日起計算;
(五)中止審理期間不計入仲裁期限內;
(六)有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另行計算的其他情形的。
因出現案件處理依據不明確而請示有關機構,或者案件處理需要等待工傷認定、傷殘等級鑒定、司法鑒定結論,公告送達以及其他需要中止仲裁審理的客觀情形,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中止案件審理,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中止審理的客觀情形消除后,仲裁庭應當恢復審理。
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律效力問題
仲裁調解書與裁決書生效后,法律效力相同,當事人應當依照規定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六十日內仲裁程序結束。在此期間可以調解解決,也可以裁決解決。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協議的,仲裁庭制作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庭裁決的,制作裁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后,十五日內暫不生效,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未起訴的,裁決書產生法律效力。仲裁調解書與裁決書生效后,法律效力相同,當事人應當依照規定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這一規定確立了勞動爭議案件可以由人民法院進行審理的原則。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申請勞動仲裁后如果你對于裁決的內容不太了解,建議你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來幫助自己進一步的維權。關于勞動仲裁裁決的時間或是對于裁決的內容不滿意等,這時建議你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提供好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違章未裁決是什么意思
2021-02-13起訴醫院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21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2020年領結婚證要交二胎押金嗎
2021-01-18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