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處理仲裁管轄異議怎么解決
一、有仲裁協議,一方提起訴訟,法院立案后,另一方提出有仲裁協議的管轄權異議,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一般有管轄權的仲裁都是勞動合同的履行地,也有的是企業營業執照的注冊地,法律上規定這兩個地區的仲裁都有權利受理案件。
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17條的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和適應實際需要的原則設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市、縣設立;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區、縣設立。直轄市、設區的市也可以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因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相互之間是獨立的,沒有隸屬關系,不存在上級仲裁委員會可以變更或者撤銷下級仲裁委員會做出的仲裁裁決的問題。因此,勞動爭議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在出現管轄權爭議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1條第1款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該條明確規定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避免了由上級主管部門指定管轄的情形。由此可見,我國現行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實行的是地域管轄,不實行級別管轄和指定管轄。
三、地域管轄又稱地區管轄,是指以行政區域作為確定勞動仲裁管轄范圍的標準,是同級仲裁委員會之間對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職權劃分。地域管轄又分為三種:一般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專屬管轄。
四、根據勞動仲裁法第21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也就是說,單位不可以隨便以單位在某地,而勞動者在另外一個地方工作為名,提出“管轄權異議”要求把案件退還給單位所在地的仲裁部門。當有的勞動者沒簽訂合同的時候,按事實勞動關系發生地為管轄地來申請仲裁。
以上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詳細介紹,很多不清楚的人在看完之后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能在糾紛中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就是法律賦予每個人的權益,就要依法來行駛權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原則及其適用規則
2021-03-16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圍是哪些
2021-01-03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