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繼承法關于農村宅基地可以繼承嗎
1、我國《土地管理法》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宅基地是農民集體財產,村民個人只有使用權,而且這一使用權具有很強的人身依附性,即村民資格。
2、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作為土地使用權的一部分,當然歸當地的農村經濟組織(村委會)所有。宅基地使用權作為一項特殊的物權,與農民個人的集體組織成員資格緊密相關,在我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有關遺產內容中,沒有涉及宅基地的內容,可見,宅基地不屬于遺產,不得繼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屬于村民個人所有,是可以被繼承的。
農村宅基地是僅限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規定的成員,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標準享受使用,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農村土地。農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土地則屬于農民集體所有。農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應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并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張榜公布。公布期滿無異議的,報經鄉(鎮)審核后,報縣(市)審批。經依法批準的宅基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應及時將審批結果張榜公布。
二、宅基地上的房屋怎么繼承
1、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則屬于公民個人財產,可以繼承。實踐中,農民宅基地的繼承問題可以分為下列情況:如果繼承人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可以經批準后取得被繼承房屋的宅基地;
2、如果不符合申請條件,則可以將房屋賣給本村其他符合申請條件的村民,如果不愿出賣,則該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擴建,待處于不可居住狀態時,宅基地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繼承人是城市居民的,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情形處理。
3、根據我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規定,地隨房走(房地一體主義),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屬于自行建造,則該房屋因其擁有完全產權而可以作為遺產而繼承,然后再進行房屋所有權的變更,宅基地可以繼續使用。
不管任何人還是任何組織,都只有土地的使用權,并且土地的使用權是有時間期限的,住宅類的使用年限是70年,商業用房是40年,在使用期限屆滿,還想繼續使用的,需要在屆滿期限之內通過繳納土地出讓金,再次獲得土地使用權。
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的方式是什么
農村宅基地動遷法最新規定是什么
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解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額的決算期如何確定
2020-12-01土地管理法有哪些內容
2021-03-18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