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繼承法關于農村宅基地可以繼承嗎
1、我國《土地管理法》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宅基地是農民集體財產,村民個人只有使用權,而且這一使用權具有很強的人身依附性,即村民資格。
2、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作為土地使用權的一部分,當然歸當地的農村經濟組織(村委會)所有。宅基地使用權作為一項特殊的物權,與農民個人的集體組織成員資格緊密相關,在我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有關遺產內容中,沒有涉及宅基地的內容,可見,宅基地不屬于遺產,不得繼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屬于村民個人所有,是可以被繼承的。
農村宅基地是僅限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規定的成員,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標準享受使用,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農村土地。農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土地則屬于農民集體所有。農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應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并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張榜公布。公布期滿無異議的,報經鄉(鎮)審核后,報縣(市)審批。經依法批準的宅基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應及時將審批結果張榜公布。
二、宅基地上的房屋怎么繼承
1、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則屬于公民個人財產,可以繼承。實踐中,農民宅基地的繼承問題可以分為下列情況:如果繼承人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可以經批準后取得被繼承房屋的宅基地;
2、如果不符合申請條件,則可以將房屋賣給本村其他符合申請條件的村民,如果不愿出賣,則該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擴建,待處于不可居住狀態時,宅基地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繼承人是城市居民的,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情形處理。
3、根據我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規定,地隨房走(房地一體主義),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屬于自行建造,則該房屋因其擁有完全產權而可以作為遺產而繼承,然后再進行房屋所有權的變更,宅基地可以繼續使用。
不管任何人還是任何組織,都只有土地的使用權,并且土地的使用權是有時間期限的,住宅類的使用年限是70年,商業用房是40年,在使用期限屆滿,還想繼續使用的,需要在屆滿期限之內通過繳納土地出讓金,再次獲得土地使用權。
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的方式是什么
農村宅基地動遷法最新規定是什么
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解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搬遷勞動合同終止怎么賠償
2021-02-05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