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土地,改變成建設用地后,為國家所有。即由國家征收后,再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建設用戶。建設用途的土地使用權,隨地上建筑物以及生產設施等物的所有權轉移。因此,其可以依法轉移繼承。
但是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擴展資料:
依據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愿、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四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集體土地建設使用權,個人可以依法獲得,但是對于土地的所有權無法獲得,基于使用權,人們可以在土地上建造房屋,根據房隨地走,地隨房走的原則,土地上的房屋如果轉讓的,使用權也隨之轉讓。
最新遺產繼承房屋的步驟是怎么樣的?
遺囑繼承是否需要公證?
房產繼承過戶流程和所需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剛租的房子能轉租嗎,房屋轉租有哪些風險
2021-03-07哺乳期女職工可以停保嗎
2021-03-10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反擔保抵押物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