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家里的農田可以繼承嗎?
根據法律規定家里的農田不可以繼承,其所有權不歸屬于個人,所有不能發生繼承,但是土地使用權就不一樣。因家庭承包還是其他形式的承包不同而繼承權不同。因此,我國土地承包法對耕地的承包經營權未予支持,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將農村土地的類型分為耕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將農村土地承包分為“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的承包”兩類。“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其他方式的承包”是指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的承包,承包方的主體可以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可以是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針對“其他方式的承包”,該法第五十條明確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該承包人死亡,其應得的承包權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在承包期內,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該項規定實際上是針對上述“四荒”地做出的,并不包含耕地,對于耕地,承包人死亡后,其繼承人能否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現有立法沒有明確的規定。
二、法律規定內容是什么?
如果賦予公民對耕地承包的繼承權,會出現以下導致農村耕地承包合同履行失控,日益減少的農村耕地變得更加緊張,耕地承包合同失去原有的本質和意義,挫傷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等不利影響。譬如繼承人系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其他戶,如果繼承了被繼承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后,其享有的土地份額明顯多于其他村民,有違公平原則。再如繼承人系其他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如果繼承了被繼承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后,則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由其他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耕種,出現非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與該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爭田奪地的混亂局面。這有違集體土地所有權使用、收益權應當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同享有的性質,而且侵犯了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的利益。
有人認為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規定為用益物權,既然是物權,那么作為財產權的用益物權可以繼承,因此,土地承包經營權也是可以繼承的。
其實,以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這種用益物權是農戶基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身份、通過合同方式、無償取得的一種財產權。因為集體土地所有權的限制,土地承包經營權嚴格限定為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戶享有,這種財產權具有嚴格的人身屬性,因此,它不具有可繼承性。
現實生活當中,家里的農田的土地所有權是不能夠發生繼承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屬于國家或農村所有,不屬于個人擁有的財產。當然是不能夠對于他人的財產進行繼承的。
沒有撫養權有繼承權嗎?
繼承人可以作為遺囑執行人嗎?
夫妻同時死亡怎么繼承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東去世公司怎么注銷
2021-02-27贍養老人法院判決后多久有效
2021-03-19律師函范文
2020-12-02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棚改安置房土地出讓金怎么計算
2021-03-13四荒土地轉包年限是多少年
2020-11-23對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