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有哪些,如何如何處罰
國家保護的文物,根據文物保護法的規定,主要包括: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畫;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筑;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以及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由于文物較為稀有且年代久遠,有的本身又很脆弱,容易被毀損,所以應當更加珍惜和愛護。名勝古跡,是指可供人們參觀游覽的著名的風景區以及雖然沒有被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但也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古建筑、雕刻、石刻等歷史陳跡。 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刻劃,就是在文物、名勝古跡上面用各種硬物(包括筆、尖石塊、各種金屬等)刻寫、鑿劃的行為。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在游覽觀光文物遺址或者名勝古跡時,常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鴉或者刻畫,使本來莊嚴古樸的文物或者古建筑被刻劃得傷痕累累。二是涂污,就是在文物、名作古跡上進行涂抹的行為。如在古建筑上張貼廣告、宣傳品或者往古建筑上潑灑污物、亂涂亂畫等行為。三是以其他方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如在古建筑上釘釘子用以懸掛物品、未經許可私自拓印古跡碑文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不是故意,而是出于過失,如不小心將污物、油漆等濺灑到文物或者古建筑上的,不屬于故意損壞行為,不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這一規定予以處罰。 對于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了兩檔處罰。其中“情節較重的”,是指刻劃、涂污等行為,給文物、名勝古跡造成較嚴重的損害的,或者屢次進行刻劃、涂污,經教育拒不改正的。如果故意針對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進行刻劃、涂污等行為,造成珍貴文物損毀的,或者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通過以上小編的介紹,相信您一定對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有哪些,如何如何處罰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或者特殊,以上沒有完全解答您的問題,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有律師為您提供更加專業的答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時間是什么時候,工傷死亡認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02質押股權孳息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8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