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主要有四項原則:
(1)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全部賠償原則。即侵權行為人對因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賠償責任的大小,應以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實際損失為依據,予以全部賠償。①侵害國家、集體、公民個人財產造成損害的,既要賠償現實財產本身的損失,也要賠償可得利益損失。②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③侵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限定賠償原則。主要適用于一些特殊侵權損害。如《國家賠償法》規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誤工損失,“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5倍”;“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倍,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
(3)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懲罰性賠償原則。主要適用于侵犯知識產權和產品責任。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1倍。”
(4)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衡平原則。即在確定侵權損害賠償范圍時,應考慮諸如當事人的經濟狀態等因素,使賠償責任的確定更公正、公平。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有哪些的解答,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想了解更多關于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有哪些,或是其他法律相關問題,都可以到律霸網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產已交付還能撤銷贈與嗎
2020-12-29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08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