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繼承權老人生病無法去公證怎么辦?
放棄繼承,又稱“繼承的拋棄”。是指繼承人不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意思表示。是單方法律行為。繼承人有權放棄繼承,繼承人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余后即喪失了繼承權。放棄繼承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遺產分割之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方式與接受繼承的表示方式相同。在遺贈中默示也是放棄受遺贈的一種表示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放棄繼承是無條件的,繼承人不得以轉讓繼承權為條件放棄繼承。被放棄的繼承份額應當在參加繼承的繼承人中分配。
首先,必須是繼承人本人作出放棄的表示,他人(包括繼承人的監護人)都無權放棄。
其次,繼承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同時,放棄繼承權須在特定時間作出,繼承人放棄繼承不得損害他人利益。
比如,放棄繼承權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的撫養、扶養、贍養義務,或其他債務履行的,放棄無效。
最后,放棄繼承權須以法定方式作出。
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的一項權利,其本人可以自主決定是否行使,不受他人干涉,
因此,放棄繼承權也不需要經過配偶的同意。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
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首先對于放棄遺產繼承并不需要一定進行公證,其次,如果當事人不能前往公證處的話,可以跟公證處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協商上門進行公證。其次,對于放棄遺產繼承,如果進行公證的話,那么就不能以后再聲稱自己有遺產的繼承成立也不對剩下的任何遺產有相關的支配原則。
贍養義務和繼承權有關系嗎?
放棄繼承權債務不償還有效嗎
繼子女可以和親生子女有一樣的遺產繼承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建設征地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07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行政拘留會影響孩子嗎
2021-01-21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未召開村民會議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02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規定有何內容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