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產協議和遺囑一樣嗎?
不一致的,當事人協議書和遺囑的區別有法律性質不同,遺囑是立遺囑人單方面的法律行為,遺囑的個人意愿必須是自己的,不受他人影響,觸處分的財產的會有些許差異,遺囑是針對個人,而協議則不僅僅涉及此類方面,第三法律效力不同,就是在自己的權益的履行時間不同。
協議與遺囑一般均系在家族親屬內部進行財產權利的無償讓與,都存在家族長輩將自己的財產分配給子女的情形,二者存在一些共同之處。
但分產協議與遺囑在本質上還是有較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法律性質不同。遺囑是立遺囑人的單方法律行為,體現立遺囑人的個人意志,不受他人意志影響,立遺囑人可以單方將之變更或撤銷。分產協議則須兩個以上民事主體達成合議,體現的是所有協議主體的共同意志,如不符合法定或約定的條件,協議一方不得單方變更或撤銷;
(2)處分的財產不同。遺囑是對立遺囑人對其本人所享有的個人財產的處分,分產協議所處分的不限于家祖長輩的個人財產,也可以是家族成員的共同財產;
(3)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不同。遺囑自被繼承人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分產協議一般自協議各方簽字時生效,如果附有條件或期限,則自條件或期限成就是發生法律效力。
二、遺囑有效的條件是什么?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
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遺囑人在立下遺囑過后,如果是想要進行遺囑公證的,只能由遺囑人本人進行公證申請,并且在公證申請時,需要向公證機關提供遺囑原件、申請人的身份證件以及戶口本、遺囑中涉及的財產憑證,如果是涉及債務的,也需要提供債務證明。
遺囑有效見證人要符合什么條件
遺囑繼承遺產多少年失效?
遺囑繼承什么情況下會失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川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糾紛處理和維權
2020-11-10干滿三年被辭退怎么補償
2020-11-08工傷鑒定腦震蕩能評傷殘嗎
2020-12-06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