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固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二、法律依據
第一條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 (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 (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五)傳統體育和游藝;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第三條
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
第四條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注重其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第五條
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尊重其形式和內涵。 禁止以歪曲、貶損等方式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將保護、保存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國家扶持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
第七條
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保存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保存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保存工作。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宣傳,提高全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
第九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第十條
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做出顯著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在當前是比較重視的,主要是由于涉及到文化進步和繼承方面的問題。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等方面的問題時,需要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來進行認定,另外,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也需要經過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門的相關審查和認定。
房改房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房屋繼承遺產稅稅費怎么算
遺囑無效后要如何繼承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店主可以不注銷執照轉讓店嗎
2020-11-19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主合同無效從合同必然無效嗎
2021-01-30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房屋拆遷許可證可否延期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