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喪失遺產繼承權的情形有幾種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但屬于正當防衛的除外
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其行為必須是以剝奪被繼承人之生命為目的,若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所實施的不法行為雖為危害人身安全之行為,但不以剝奪其生命為目的,則尚不能構成殺害行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是指繼承人中之一人或數人出于爭奪遺產之動機而故意殺害與其居于同一順序之其他繼承人或先于其繼承順序之繼承人,包括遺囑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
所謂虐待,是指對被繼承人的身體或精神進行摧殘或折磨。虐待以情節嚴重為喪失繼承權之要件,而情節是否嚴重,應以客觀情況決定,即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認定,不得基于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決定,因虐待行為從客觀情況來看為情節嚴重,而被繼承人不以之為嚴重,自可不表示其不得繼承;而如果客觀上本不嚴重,而被繼承人卻以之為嚴重,剝奪其繼承權,則特留分制度即無意義。故如以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為情節是否嚴重的標準,則情節嚴重的限制條件無異于形同虛設,也非保護繼承人之道。
(四)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遺囑
繼承人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遺囑,妨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行為,嚴重侵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權。
二、喪失繼承權有什么后果
繼承權喪失對喪失繼承權者本人的效力
喪失繼承權的原因事實有于繼承開始前發生者,也有于繼承開始后發生者,倘若于繼承開始前發生喪失繼承權之事由,根據當然失權主義自然于該失權事實發生時繼承人即喪失繼承權。但在有些情況下,如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或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情形下,在法院刑事判決未確定前,繼承人是否構成犯罪尚不確定,但繼承業已開始;又如繼承人偽造、變造、篡改遺囑等行為的有無及程度,繼承人間產生爭執時,仍須等待法院的判決。于此情形,繼承權喪失的效力,究竟從判決確定時發生,抑或溯及于繼承開始時發生?對此,我國有學者認為,繼承權喪失的事由無論發生在繼承開始前還是繼承開始后,均應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如果繼承權的喪失是于繼承開始后由人民法院確認的,則法院對繼承人繼承權喪失的確認溯及至繼承開始之時發生效力。筆者贊同此種觀點,通常情況下,喪失繼承權的事由以發生于繼承開始前為多見,但也有于繼承開始后發生者諸如偽造、變造、隱匿、篡改或銷毀遺囑,于此情形,因喪失繼承權者本不得享有繼承權,從而應溯及于繼承開始時喪失繼承權,此系將于繼承開始后喪失繼承權之人視為于繼承開始時即已喪失繼承權,自始非為繼承人。此外,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僅針對于特定的被繼承人喪失其繼承權,仍不妨礙其為其他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換言之,喪失繼承權并非全然剝奪其繼承能力,而是僅對于某一被繼承人有喪失繼承權之情事者,對該特定的被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對其他人另外享有的繼承權,不因此而受影響。例如,甲故意殺害其父,則甲對其父喪失繼承權,但并不因此而影響其對甲母、妻子、子女等享有的繼承權。
遺產繼承權不僅僅是自己可以聲明放棄,其實在一些情況下也是有可能被依法剝奪的,這個時候相當于就是被動的放棄遺產繼承權,那之后就無法再對該繼承人的遺產享有繼承的權利。必然此時對繼承人也就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后果。
不履行贍養義務是否喪失法定繼承權
如果繼承權喪失了怎么辦?
父母遺產繼承權的喪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不出具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怎么辦
2020-11-11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